“文化+”蓄势发力
文化创意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CFP |
CFP |
制图:陈晨 |
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注:2015年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日21时) 制图:陈晨 |
2015年的时光匆匆而逝,但文化产业带给中国经济的希望和温暖却久久不会退去。在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寻求经济转型新动力的关键时刻,文化产业正以矫健的步伐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不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且发展质量也在逐步提升。“文化+”的力量注入改革发展的洪流中,文化的光芒指引激昂奋进的前进道路。
跨界融合
助力经济转型
从故宫手机壳、朝珠耳机等新鲜玩意儿到《韩熙载夜宴图》《皇帝的一天》的APP,7000多种各具特色的文创衍生品勾勒出另一个“活色生香”的故宫。
文创产品是“文化+”的产物,是创意设计的结晶。将“高大上”的文化转化为“接地气”的文创产品,可谓“一举两得”:既让传统文化在产品中得到开发和传播,也让制造业有了新的内容和品牌。2015年,不管博物馆衍生品,还是旅游商品设计开发,都在积极探索“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把文化的基因植入其他产品中,增加产品的内涵;把文化的理念注入其他产业,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除了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等领域都开始重视“文化+”的跨界融合。在中国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地上,不缺文化缺手段,不缺资源缺方法,2015年的探索仅仅是个开始,用创意和设计形成全新的产品和服务,重塑文化价值,还将贯穿于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随着传统行业转型需求的日趋迫切,“文化+”的作用无疑会进一步凸显。
内容生产回归产业本源
一个好故事或好形象,就是一个好的IP(知识产权),就能实现图书、电影、电视、游戏、主题公园等全方位的互动娱乐运营,打造出全产业链的优质产品,实现丰厚的产业回报。
《奔跑吧兄弟》从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拓展为电影、游戏和外景拍摄地的旅游宣传;热播剧《琅琊榜》也源于网络小说IP的改编,目前已累计实现35亿次的播放。正是基于对IP的全新认识,201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回归本源,更多人开始重视创意和版权的价值,也让更多人潜下心来专注于内容生产。
文化人能用心去生产精品力作,通过内容上的精耕细作,创造产业价值,走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之道,“文化+”才能形成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辐射。只有让文化产品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同时又在供给侧增加有效供给,才能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金融资本完善供血能力
2015年,文化产业继续得到资本的热切关注,场内文化板块的上市公司受资本追捧,场外文化产业并购热点不断,进一步完善了文化产业的供血能力。2015年,文化产业的并购相当活跃,既有行业内龙头通过并购拓展产业链,又有传统行业通过跨界并购实现向文化产业的转型。仅2015年上半年,文化产业市场投融资及并购事件共有83起,除去未披露资金的27起,涉及金额约244.24亿元。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长、中等收入人群的崛起,“生活美学”的个性化消费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使得文化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互联网加速提质升级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开幕。与会人士达成共识:文化互联网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预计未来3到5年将出现10家以上的千亿元市值企业。
这样的判断正是基于“互联网+”概念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将互联网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文化产业的创新力、生产力不断增强,并不断变革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带来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新业态。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跑马圈地”进一步白热化,不仅投资是“天文数字”,而且横空出世的理念更倒逼文化企业改革升级。腾讯3亿元砸向动漫;百度的爱奇艺斩获1000余万VIP会员;阿里系已在文化领域投资超过200亿元,完成文化产业的闭环整合……这些大手笔,不只争夺个别产品而是比拼产业生态,不只立足当下更是抢占未来。
全球化
激活联动布局
2015年,中国文化企业频频布局海外:复星集团15亿美元收购太阳马戏团;万达集团6.5亿美元收购世界铁人公司;万达院线控股澳大利亚第二大电影院线运营商Hoyts……文化产业领域国内国际共振,让中国文化企业与全球文化巨头共舞。
“走出去”的同时也伴随着“引进来”。2015年,华人文化基金与国际娱乐巨头的合作十分抢眼,多个合资项目呼之欲出:与美国梦工厂合资东方梦工厂,与TVB合资翡翠东方,与美国华纳公司合资设立旗舰影业,与英国默林集团合资,将乐高乐园带到上海……
从好莱坞大片中的中国元素,到国外主题公园登陆中国城市,中国人的消费升级吸引着全球文化产业巨头前来寻找商机。把握好中国文化消费的爆发式增长态势,中国文化企业更要抓住机会、顺势而为,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定位,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力争把文化产业培育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其在“十三五”期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