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的长春篇章
“文化引领”的长春篇章
——访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
《中国建设报》记者 龚后雨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作为中国首家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的长影世纪城已成为长春市、吉林省的一张亮丽名片。吕超 摄
如果说,长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是一篇正在书写的鸿篇巨著,那么,文化一定是长春篇章贯穿始终的灵魂和内核。
长春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近年来,长春在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的挖掘、注入和表达,全力打造“休闲消夏胜地、冰雪体验之都、文化游览名城”品牌形象,使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长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以文化为引领,在把握城市发展规律中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文明和谐、富有活力、特色彰显的现代化城市”的宏伟目标,以此推动城市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增深文化底蕴、凝聚文化力量。
“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长春追求内涵式发展树起了旗帜、确立了坐标、指明了方向。”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说。
记者:“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城市开放度和包容性,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建设人文城市”。长春市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优势?
王君正: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凝固的艺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拥有多少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魅力。我们要着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让文化精髓贯穿于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长春市于2016年年初正式向国务院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价值、文化特色等方面具有多方面优势。一是长春市的城市格局与风貌具有广场统领、轴线放射、气势恢宏的杰出近代城市与建筑特色,是近现代规划理念在中国大规模实践的重要实例。二是长春是新中国汽车等特色工业的摇篮,是功能环境延续良好的工业遗产聚集地,也是具有较强文化生命力的时代文化教育基地。三是长春是中华民族近代抗争史的集中见证地,留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警示性意义。四是长春所在地区是古代东北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人文特征区域交汇形成历史悠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在地。
长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长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类别,其中被列入国家级名录3项、省级名录24项、市级名录26项。
另外,长春历史建筑集中成片,10年前就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99处237栋,2016年7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历史建筑65处。此外,还划定了10处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市级历史街区,其中人民大街等6处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12年新民大街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5年第一汽车制造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记者:近年来,长春的城市魅力与日俱增,文化吸引力不断增强,长春只有200多年的城建史,它的文化累积和重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君正:伊利尔·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培植和挖掘具有长春特色的城市文化,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以打造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为目标,全力写好现代城市建设的长春篇章。
——深入挖掘汽车文化。汽车文化是长春城市文化的主旋律,必须深入挖掘汽车文化内涵,按照国际标准提高长春汽博会的品牌影响力,全力抓好长春国际汽车公园建设,打造特色汽车文化旅游,努力向国际汽车文化名城看齐。
——深入挖掘电影文化。长春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有责任、有能力延续中国电影的新记忆。我们要全力推动长影世纪城、长春影视文化街区等影视文化基地建设,认真办好中国长春电影节,真正让刻录在胶片里的经典场景“浮上来”、让闪耀在屏幕里的人物“走出来”、让电影文化在市民生活中“活起来”。
——深入挖掘雕塑文化。以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为依托,继续搭建面向世界的雕塑艺术创作、交流、展示平台,努力让雕塑从公园中走出来,真正与百姓的生活相融合,擦亮“雕塑之城”名片。
——深入挖掘冰雪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让“冷”资源成为“热”产业,化“白雪”为“白银”,进一步打响“长春冰雪旅游节”等品牌,打造以冰雪艺术为龙头,集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商贸为一体的冰雪文化。
——深入挖掘警示文化。屈辱的伪满殖民史是重要的警示文化资源,我们要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伪满警示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重点抓好人民大街、新民大街、伪满皇宫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让历史警醒世人、见证未来。
记者:长春是闻名于世的“雕塑之城”。在长春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随处可见高品位、高格调的雕塑作品,请谈谈这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王君正:雕塑是一座城市活的文化,一个时代的雕塑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和价值观。长春经过近20年的不懈坚持,孜孜以求,发展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雕塑艺术胜地。
长春曾举办过4届世界雕塑大会、17届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并建设了10座雕塑主题公园、4座专题艺术(博物)馆,在世界雕塑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占地面积达92公顷的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是国家5A级景区,会集了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404位雕塑家的454件(组)雕塑艺术作品,堪称世界之最。
文化艺术必须服务于百姓,充分融入到城市的每个阶层。到长春之后,我到雕塑公园考察,看到雕塑全部陈列在公园中。为此,长春市委、市政府要求“雕塑要走进街道,走进广场,走进社区,融入市民生活”,让广大市民共享城市文化建设成果,让市民对雕塑作品如数家珍。今年,我们将在旧城改造区域、伊通河沿线、机场迎宾路两侧、轨道交通站点、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摆放雕塑作品300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让市民共享长春城市雕塑建设的美好成果,更好地体会雕塑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使长春成为充满吸引力的诗意栖居之地,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记者:长春市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您对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关联有何思考和期望?
王君正:城市设计既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也是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有力抓手。
城市不论大小,都要坚决克服“跟风”“求大”“求洋”思想,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在于高楼大厦等城市规模的“形”,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城市鲜明个性魅力的“魂”。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的基本功能在于流传文化和教育人民。”我们要立足东北地域特色和长春城市发展实际,高水平抓好城市设计,精心打造城市特色风貌,避免千城一面的弊端,努力做到以特色诠释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目前,长春市已初步建立了“以总体城市设计为引领、重点区域城市设计为支撑、节点城市设计为补充”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组织编制了包括新城新区、历史文化街区、旧城改造区域、城市中心区等86项城市设计,其中旧城改造工作包涵了300余项子课题,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引。
打造“百年城市”,就必须注重规划设计工作。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既要学习借鉴一切先进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具有长远的眼光、科学的预测和理性的控制,又要坚决避免和防止“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做到精细化设计城市格局、空间环境、建筑尺度和风貌,延续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使长春城市建设越来越多地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
城市建设,既要重视改造提升,更要延续历史的文脉,注重彰显文化元素,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把握历史文脉中彰显城市特色,切忌乱拆滥建。我们将把长春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更加重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真正做到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努力把长春打造成为一座有文化、有传承、有故事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