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8数博会]大数据改变了贵州

24.05.2018  14:18

      经济日报原标题:锻造贵州跨越新引擎

  左上图 位于贵阳高新区西部研发基地的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以“感知大数据”“体验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为主题,展示了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及成效。陈 慧摄

  右图 贵阳国家高新区大数据广场一角。(资料图片)

  作为一家传统的辣椒制品企业,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没想到,大数据再次将自己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老干妈”投入700余万元建立大数据运营中心,对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营销、质量检测和监管精准分析、精细管理,实时反馈的数据不仅帮助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更有效拓展了市场。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企业年产值年均增长了11.8%。

  大数据改变了“老干妈”,更改变了贵州。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近年来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深耕数据蓝海,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延伸业态,深度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和民用价值,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服务了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认为,贵州省大数据战略行动取得了很大进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目前,贵州省的大数据企业达到8900多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超过1100亿元;2017年,该省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3%,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三大增长点。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进一张网办全省事”“过去10天才能办完的事现在一天就能办好”“手机一刷,足不出户,事儿就办完了”……近年来,贵州群众普遍感到,到政府部门办事越来越方便。

  在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贵州积极破解“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难题,全力突破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在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今年4月份发布的《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8)》中,贵州省2017年全国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得分93.76分,位居全国第三。

  大数据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贵州“扶贫云”系统,瞄准部门数据不通不共享、精准识别难等“痛点”,打通公安、卫生、教育、民政、水利、工商等17个部门和单位相关数据,为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实施帮扶提供了参考。

  贵州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周兴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扶贫云”以贵州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关联其他扶贫相关行业部门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拓展脱贫动态管理指挥职能,提升了扶贫的精准性。据了解,“扶贫云”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对贵州全省623万贫困人口、9000多个贫困村、934个贫困乡镇、66个贫困县实行了重点动态监测。

  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

  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的杨兴英在家门口就得到了省城专家的诊断,医好了腿部肿胀的毛病。根据贵州省的医保政策,杨兴英如果直接去三甲医院,新农合能报销60%的门诊费,但远程联合会诊,能报销80%的诊疗费。

  依托大数据健康云,贵州省将公立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延伸到每一个乡镇,并投资15亿元为1500多家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相关设备,为1400万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乡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如今,贵州全省有5000多名技术人员保障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的运行,实现远程医疗服务覆盖省、市、县、乡四级,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据贵州卫计部门的数据显示,通过远程医疗系统,该省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超过82%。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让贵州百姓享受到了红利,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群众普遍认为,大数据红利不是飘浮在天上的云朵,而是每个人的切身感受。

  目前,贵州的群众已在医疗、教育、公安、交通、旅游、文化、食品安全、生活支付等多个领域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例如,贵阳市打造的“社会和云”民生服务系统,其“筑民生”平台向市民提供了180项服务,市民通过“一个网”“一个号”“一个窗”,即可获得更加安全便捷的民生服务并开展社会监督。

  培育经济转型新动能

  位于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货车帮总部办公楼内,电子大屏幕上源源不断地显示着交易信息。

  目前,该公司每天发布的货源信息达500万条,日促成货运交易超14万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货车综合服务平台。货车帮的诞生,不仅缩短了行业链条,更为破解传统货运困境寻找到了突破口。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既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也培育壮大了一批新增长点。

  目前,贵州已经招引落地了易鲸捷、小i机器人、白山云科技等一批龙头项目。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已初步构建了从数据存储、清洗加工、数据安全等核心业态,到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关联业态,再到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的产业链条。

  贵州省先后开展的“千企改造”工程·大数据专项行动、“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和“万企融合”行动,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据贵州省经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贵州工业云平台今年已联网接入1208余台工业设备、24位专家,汇聚了143款管理和工程软件、24896项专利、35834项标准、231个大数据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131个案例,113家国内优强大数据企业,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指导和支撑。

  同时,贵州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发展智慧旅游、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大数据金融等,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