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地推演反复检验 “受阅铁骑”安全运抵天安门

28.08.2015  11:33

  央视网特稿(冯佳  赖瑜鸿  记者李文学)夏日的北京,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支重装车队迅速驶入某阅兵训练场。车一停稳,4名战士迅速前出,箭步跃上平车,协力推下钢制渡板。受阅装备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快速准确地驶下装载平台,捆绑加固随即开始,高强度的操作使官兵们个个汗流浃背,但他们斗志高昂,干劲十足,行如猛虎。

  “受阅装备已装载完毕,请指示。

  伴着“出发”的命令,承载着“受阅铁骑”的重装车队迅速集结,驶向集结地域。

  这是我军阅兵史上首次动用重装备运输车输送受阅装备,执行此项任务的是来自总后某汽车团的全军首支重装备运输分队,曾多次执行跨区支援保障任务。该团团长丁庆顺介绍说:“为了把新型装甲装备安全投送到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精准极致,确保万无一失。

  首战用我  对接联训力求精准保障

  “捆绑加固时应先调整好细链条的位置,再协力拧紧紧固螺丝,从而使链条牢牢牵引在挂销与装备之间……”在轮式装备训练场,重装备运输分队与受阅装备方队对接训练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线二线都是前线,阅兵保障都是打仗。分队领导告诉记者,“我们的任务是运用重装备运输车将参阅的陆战队两栖突击车和履带步兵战车两个受阅方队,从阅兵训练场投送至几十公里外的天安门广场,可以说是肩负着打好阅兵保障第一仗的重任。”为了确保任务圆满完成,根据多次遂行跨区机动演习的丰富经验,分队积极与受阅装备方队展开装备装载、卸载等科目对接训练,着力破解训练难题难点,演练改进战法训法,锤炼驾驶员队伍实战技能。“装甲装备装载要求高,哪怕是一厘米的偏差都会造成安全隐患。只有与受阅方队搞好对接,强化‘联接’、‘联通’、‘联合’,才能确保同频共振。”该团参谋长万立军说。

  “垫木的放置应前紧贴履带,后紧靠限位档,而后用紧固带收紧。”在捆绑加固的同时,分队官兵耐心细致的向装甲装备驾驶员讲解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技术动作。

  在对接训练中官兵们发现,在装载陆战队两栖突击车后,重装车辆的装备高度达到4.55米,超过了限高桥梁的最大通行高度。最好的办法是放下突击车的悬架,从而降低装备高度,可是另一个问题随之出现,这样以来突击车头与运输车鹅颈之间的间隙将变小,在输送途中,极易发生剐蹭,损伤装备。怎么办!分队迅速成立攻关小组,组长张善君立下军令状:“三天之内保证解决问题。

  敢啃硬骨头,不怕嗑碎牙。三天时间里,攻关小组仔细研究车辆的结构和性能,在训练场反复试验,一厘米一厘米比对测量,终于总结摸索出悬架降低与装载点位后移的切实可行方法,顺利解决了难题。

  对接联训不仅是砺兵亮剑的战场,更是破解问题的课堂。出现难题,大家群策群力,集体攻关,在捆绑加固的铁链上加装软皮胶套,更换挂钩固定位置以避开装备前端用以定位的摄像头等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相继产生,不仅大大提升装载效率,更确保了受阅装备输送的绝对安全。

  首次运用  精益求精保证万无一失

  在分队野战车场,一条标语引人注意,“把一切问题全部归零在训练场,将受阅装备安全送往天安门”。作为首次出现在阅兵史上的重装备运输力量,分队官兵深知,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针对重装备车辆设计结构复杂、维护保养标准要求高的特点,分队紧前谋划布局,细致深入准备,按照动员部署、理论学习、自检自查、演示示范、检查验收、整改落实六个步骤,严格组织车辆维护保养。并组织由技术骨干、厂家专家组成验收小组,发现问题立即指出,限期改正,确保保养整治取得实效。

  在一次检查中,验收小组将对重装备运输车的润滑点润滑情况进行检查。重装备运输车共有160多个润滑点,分布在全车各个位置,需要用加注黄油逐一润滑,有的在车底传动轴与万向节的狭小间隙,操作十分困难。厂家专家笑称,这么多点位,总会存在没有润滑的地方。可是逐车检查的情况,让专家很是意外,全分队每辆车,每个润滑点都加注了黄油,润滑情况良好。“几千个润滑点,竟然一个不落,这样的工作标准真是令人敬佩!”专家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

  合格不是标准,过硬才算合格。为了将潜在的问题隐患全部查找出来,分队全面整理了装备检查表,区分车体、动力装置等6部分共160多项,驾驶员检查一项,验收小组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双方签订责任书,确保检查落到实处。与此同时,他们还为每辆车完善了技术档案,详细记录车辆曾出现的故障问题、配件更换时间等情况,帮助驾驶员实时了解车辆状况,排除问题隐患。

  一次训练中,助教屈彦奎发现,车辆的充气速度变慢,如果遇到连续制动情况,会因为气压不足导致制动力降低,存在安全隐患。可是重装备运输车车体超长,气路回路多,逐一排查将会花费很长时间,影响训练进度。

  “查看技术档案。”屈彦奎提取了车辆的技术档案,发现车辆四回路通气阀接口处曾因漏气重新密封过。他迅速找来肥皂水,涂抹在接口处。果然,接口处出现少量气泡。更换通气阀后,问题迎刃而解。“有了完善的技术档案,就像有了车辆的‘体检报告’一样,出现问题就可以‘精确打击’。”分队保障组长林晓伟介绍说。分队还将车辆易出现的问题情况汇总,编写了《重装运输分队车辆装备防抛锚对策》,确保了维护保养有案可稽,有法可依。

  首战告捷  枕戈待旦勇向胜利冲锋

  “报告01,第一梯队达到装备集结地域,请指示。

  “报告01,第二梯队达到装备集结地域,请指示。”……

  带队的该部丁庆顺团长看了看手表,与规定时间分毫不差。实装预演结束,重装备运输分队在第一次大考中,首战告捷,出色完成任务。

  一举一动都万无一失、一分一毫都精准可靠、一人一车都毫发无损是分队制定的目标要求。装备运输车在承载受阅装备后超宽、超高、超重,给输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确保预演和正式阅兵期间精准高效将受阅装备投送至指定地域,分队仔细勘察行驶路线,精心制定输送计划方案,组织现地推演,反复论证检验。

  8月22日,重装备运输分队从阅兵训练场出发,输送陆战队两栖突击车和履带步兵战车到指定地域进行现地预演。驾驶员驾驶的是梯队的“尾车”。因为车体超高,在驾驶过程中,他还肩负着为查看前车通行情况的职责。“E02注意,你侧后方有树枝距离车体较近,请注意规避。”在对讲机中提醒前车驾驶员。

  随着时间流逝,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间驾驶一直是重装运输车的一块“磨刀石”,车辆车体长,在低照明度条件下行驶对驾驶员要求很高。可是,绵延数公里的庞大车队在黑暗中,仍旧有条不紊,平稳顺利的通过桥梁、路口等关键点位,不见有丝毫影响。

  原来,在分队直前准备阶段,就采取重点科目重点训、难点科目突出训的办法,加大城市道路、狭窄地幅和雨雾天气侯、夜间驾驶等科目的训练力度,着力培养驾驶员在复杂道路的驾驶能力、复杂条件下的处理能力、应变能力。

  在多次组织现地推演后,分队组织行车经验交流会,全体官兵针对车队组织指挥进行集体攻关。“在输送线路中,有一座限重桥梁,通过时各车应拉大车距,逐台通行。”推演中驾驶实装进行勘察的驾驶员张红院说。“预定线路中有部分路段有电车线,请大家在驾驶通过时,实时留意车辆通行情况。”分队运训股长唐亚朋补充道。在一次次“头脑风暴”后,分队将道路情况、沿途标示标牌、关键路段、注意事项等被编印成小册子,被官兵称为“行车秘笈”。首次参加重大任务的小赵说:“哪里需要减速慢行,哪里需要拉大车距,我们全都了然于胸,犹如黑夜中的指路明灯照耀我们前行。

  预演归来,分队官兵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又立即进行工作总结,全面“复盘”预演情况,逐车逐人逐点位分析研究,查找暴露的问题隐患,为正式阅兵作最后冲刺。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