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五动”“六转移”创新促发展

29.02.2016  08:54

  2月4日,吉林省人社厅下发了“关于表彰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的决定”(吉人社办字【2016】6号),扶余市被授予“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这是扶余市自2007年以来,连续九年获此殊荣。 

  扶余市作为第二批“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将其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每年都要通过全方位提供转移就业服务,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27万多人,劳务经济收入达到29亿多元。 

  2015年,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步伐,扶余市的劳务经工作在创新改革中求发展,通过采取“五动”“六转移”,实现了“一增”“五转变”,开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局面。 

  “五动”形成强大推动力 

  为了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中介、能人、典型等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作用,扶余市采取多轮驱动做法,强力推动转移就业创新发展。 

   改革推动。 2015年,扶余市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包括:农村就业制度综合改革、农村劳务经纪人试点、建设农民工市民化服务中心试点、农民工市民化培训试点。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全部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改革试点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新建70个村级人力资源市场,88个“半小时农村就业服务圈”,搭建起新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乡镇、村互联网信息多元化功能全面完善;各项就业政策延伸到村并基本达到全覆盖,基本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通过改革试点,就业服务全面升级,全方位推动转移就业工作的创新发展。 

   市场拉动。 随着全市招商引资,新上工业项目,小城镇建设,建设区域中等城市等步伐的加快,市场用工需求增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全市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解放了的剩余劳动力积极开辟域外劳务输出基地,多年的域外承包土地规模仍在加大,继续开辟着新的劳动力转移输出市场,拉动着转移输出规模逐年增加。 

   中介驱动。 早在2008年扶余就在全省率先成立“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协会”,协会围绕发展劳务经济工作开展调研,聚贤、纳言、献策。充分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监督职能,促进劳务输出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营和发展。2015年,通过劳务经纪人试点工作,建立了423人的劳务经纪人队伍(每个行政村至少一名),成立了“扶余市劳务经纪人协会”。各级政府和人社就业部门积极调动和发挥劳务经纪组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探索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新路子。使中介组织发挥出政府和就业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转移输出工作中产生了双轮驱动的特殊效能。 

   能人带动。 就业服务部门同基层就业平台,积极培树劳务输出能人和带头人,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劳务输出能人的带动作用。在全市各乡镇形成了“一人带一屯、一屯带全村、一村带全镇”的连环效应。例如,红星村劳务输出能人金英昊,积极发展对韩国劳务输出,全村200多人境外就业。潘家村劳务能人孔庆伟,带出120多本地农民在延吉承包果园。 

   典型促动。 扶余市在发展劳务经济工作中,培树了一批“劳务输出大乡、大村”先进典型和先进个人典型,在全市召开的年度劳务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乡镇村先进典型、个人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号召大家向榜样学习,并通过媒体、印制宣传册等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促动更多的人转移就业。 

  “六转移”扩规模增效益 

  为了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稳步增加农民劳务经济收入,扶余市采取了全方位、统筹兼顾的举措,创新谋划推动转移输出。 

   统筹规划,有序转移。 市、乡镇政府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入长远发展规划,并制定劳务经济年度发展计划,对农村劳动力实施有计划、有目标的转移。确定了2015年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超过50%外出务工,25%就地就近从事二、三产业和非农产业,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4500元的目标任务。市、乡镇政府以此作为计划发展目标,做到转移输出及时、有序、稳定。 

   制定政策,鼓励转移。 市政府制定实施了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激励农民转移就业。城镇积极的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农民工土地流转,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落实。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城镇常住人口子女纳入市、镇教育发展规划。农民工政治权利完全得到保障。实施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在税收优惠、费用减免、土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予以扶持。政策的落实,鼓励了农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订单培训,促进转移。 继续坚持了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先培训后输出、先持证后上岗的模式,保证培训后的就业率。人社就业部门组织培训机构,积极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基本实现了“企业开单,学校开课”。坚持定点培训机构,社会培训力量相结合的做法,积极开展培训活动。2015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400人,劳务输出培训1700人,取得证书3350人,实现就业3300人。培训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了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 

   聚集效应,就地转移。 依托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园区,杂粮市场,打造的“一小时经济圈”,发挥了集聚效能,覆盖全市的就地就近转移网络,吸引大量农民向经济发达区域聚集。2015年全市有8.9万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身份也由单纯的农民向半农半工或半农半商转变。仅三井子杂粮市场,就有7000多农民在这里务工,人均年收入可达1.5万到2万元。 

   打造品牌,异地转移。 扶余市多年打造的“保安”“食品”“建筑”“绿化”“家政”等品牌得到提升,并巩固了40多个输入基地。“域外承包土地”劳务品牌空间拓展;“境外输出”品牌总量增加。新打造的“北京辅警”劳务品牌,使扶余籍农村退伍兵有了理想工作岗位。“高铁乘务、列车员”新劳务品牌,满足了新生代青年农民的就业愿望。劳务品牌质量的提升,数量的增加,2015年全市有16万多农民工异地转移就业,规模同比在扩大。 

   强化维权,服务转移。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春风行动”中把《农民工外出务工手册》、《务工指南》,免费发放到农民工手中,提高了维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就业部门建立了转移就业实名制档案,农民工遇到问题随时沟通联系。对留守老人、学生,村支部组成互助组,党员包户,教师包学生。人社就业部门多次组织回访,到企业实地了解农民工工作生活状况,解决具体困难。为农民工协调解决参保、拖欠工资等问题。 

  扶余市创新实施的“五动”“六转移”,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使之出现“一增”“五转变”的可喜局面。即:转移输出人员数量逐年增加;转移就业由自发性向有组织有计划转变、小群体向批量型转变、季节性向常年型转变、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转移输出向返乡创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