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闪亮的“白金名片”
仅仅是一年间,“吉林大米”先后走进北京、宁波、成都、福州……
仅仅是一年间,“吉林大米”成为热词,频频出现在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
仅仅是一年间,“吉林大米”已成为餐桌上的宠儿,代表着安全、营养、健康……
谈起“吉林大米”品牌的创建,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告诉我们,这一年来,粮食部门编制完成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设规划(2016-2020)》,并上报省政府获得批准。《规划》提出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即:塑造一个核心品牌——“吉林大米”;构建一个产业联盟——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搭建一个电商平台——“吉林大米网”;制定一个标准体系——吉林大米系列品种质量标准;拓宽一个直营网络——吉林大米直营销售网络。
松原粮食集团,这个稻米加工业中的唯一大型国企,在我省西部稻区率先拉起了产业联盟。集团副总经理苗凤祥告诉我们,松粮集团以“好基地、出好米”为口号,建立起区域性的企业联盟,联盟现有22户企业,基地面积由整合前的30万亩扩大到50万亩,稻谷年加工能力由12万吨扩大到50万吨。联盟企业统一使用“查干湖大米”品牌,共享集团品牌建设的成果。短短一年间,不论是品牌建设,还是销售拓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收获,仅销售额就翻了3倍。
品牌建设还促进加工企业向“全产业链”延伸,在种植方面,松粮集团聘请水稻育种专家,与国内16个水稻科研院所联合,引进147个水稻品牌进行试验示范,意在打造北方粳稻种子“硅谷”。在销售方面,则采取与大型商超合作、在重点城市设直营门店等形式,实现了从种子培育、水稻种植、大米加工到消费者餐桌的“全产业链”经营。
“好米变名米”从普通到高端
作为我省中部水稻主产区的吉林市,在大米品牌建设中,实施“好米变名米”战略,以“中国粳稻贡米之乡”这一面大旗统领3个“地理王牌”——
“大荒地大米”——中国驰名商标,来自国家级龙头企业吉林市东福米业公司。由于大荒地的品牌引领,村里搞起大面积土地流转。熟悉水稻种植的村民变成了东福田间作业的工人。刻有“‘中国粳稻贡米之乡·吉林市’产业示范区”的巨大石碑就立在大荒地的稻田地间。
“万昌大米”——是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及其周边乡镇所产大米的集合品牌,已列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永吉县已授权16家当地大米企业使用万昌大米地理标志商标,指导各企业进行了标准化生产。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万昌大米”进入全国40多个城市、2000多家超市,而且远销到了日、韩等国。
“舒兰大米”——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舒兰市的地区品牌。该市是国家认定的绿色食品和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目前,舒兰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13万亩。10户获准使用“舒兰大米”商标的企业,年产优质大米20万吨。
这三大品牌共同凸显了吉林大米“安全、营养、健康、好吃”的品牌形象,迎合了广大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新需求。
品牌建设让稻米加工产业摆脱“稻强米弱”的状态。在松原市北显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直营店里,一公斤大米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二十几元。公司董事长张显告诉我们,因为品牌创建,实现了好米卖上好价钱。
品牌创建之路任重而道远
一年间,“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成效斐然:大米产业联盟体系基本形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已经启动,良种育秧基地初步形成,中高端大米占总量比重进一步提升,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
但“吉林大米”品牌战略预期,还远不至此。
韩福春告诉我们,要保持“吉林大米”品牌长盛不衰,还要在良种培育、基地建设、大米加工、仓储设施、金融支持、质量监管以及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在品牌整合上,继续推动吉林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争取注册商标早日落地;抓紧出台吉林大米系列地方标准,通过质量标准整合区域品牌;进一步推进大米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查寻监测功能;重点培育区域功能品牌,先期在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内,分别培育1-2个市场占有率高、消费者普遍认可的区域品牌,逐步淘汰小而弱品牌。
创新营销策略。在品牌宣传方式、推介方式、销售渠道和组织形式等方面创新,用全新的方式方法,让全国人民认识吉林大米、爱上吉林大米,让“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越来越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