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中国吉林网讯 今年5月12日是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是“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昨日,省地震局邀请专家解读市民最关注的我省地震灾害特点和如何防御地震灾害等相关问题。
我省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
吉林省地震与火山分析预报研究中心副主任盘晓东表示,我省地处东北地区腹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东北断块区内,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北东向的嫩江断裂、松辽盆地东缘断裂、伊通—舒兰断裂、敦化—密山断裂、浑江断裂、鸭绿江断裂;北西向的第二松花江断裂。吉林省东部的珲春-汪清一带是我国境内唯一的深源地震发生区域,2002年6月29日在汪清县发生过7.2级深源地震。
盘晓东说,吉林省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这些地震大多沿区内大的断裂带及交会处发生,最大地震为1119年吉林前郭63/4级地震。除1902年吉林省汪清6.6级地震发生在省内东部深源地震区的敬信—汪清断裂带附近外,1937年缸窑5.0级地震、1960年榆树5.8级地震、1966年怀德5.2级地震均发生在伊舒断裂带及松辽盆地东缘断裂带上。另外,2006年3月31日在我省松原市乾安-前郭交界发生了一次5.0地震,2013年10月31日又在前郭老震区再次发生5.8级震群。可以说,我省地震重点布防区域归纳为“三区一带”,即松原震区、珲春深震区、长白山火山区和伊舒活动断裂带。
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强
2013年10月31日,我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连续发生5.5级、5.0级地震,我省居民大都记忆犹新,盘晓东表示,2013年11月22日至23日,在该地区再次连续发生5.3级、5.8级、5.0级地震,震源深度6—10公里。截止到2015年5月6日,该地区已累计记录地震1289次。此次震群活动发生5次5.0级以上地震,4.0级以上地震成对发生,2—3级地震相对稀少,是我省自1960年榆树土桥5.8级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活动。中强地震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地震序列之复杂、在我省历史上罕见。
盘晓东表示,自1972年省地震台网成立以来,记录到大量地震,这些地震主要发生在北东向断裂、北西向断裂及其交会部位。以四平—长春—舒兰一线为界,东部地区相对较多,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地震年均频次为24次,地震活动以2—3级地震为主。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强,分别发生2006年前郭地震和2013年前郭震群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地震灾害损失。
将提升农村房屋抗震能力
据介绍,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长春、松原两市完成了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工作,延吉市也正在开展此项工作,城市活动断层的实施对指导国土利用规划,避开地震时断层错动造成地震灾害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盘晓东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御能力,未来我省还将健全农村民居管理机制,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升农村房屋抗震能力。要贯彻和实施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还要进一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升全民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记者 王昕/报道)
相关新闻>>
我省将集中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城市晚报讯 日前,经省政府同意,省减灾委员会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入推进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根据辖区和行业主要灾害风险特点,结合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集中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做好学校、医院、居民区、机场、火车站、城市地铁、大型商场、影剧院、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记者 郭美佳/报道)
长春今举行水灾和地震灾害避险演练
城市晚报讯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5月11日至17日,长春市将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系列活动。今日,长春市将在南关区鸿城街道东风社区举行水灾避险演练,在宽城区兰家镇合隆村举行农村地震灾害避险演练,通过现场模拟水灾和地震场景,组织居民“避险”,为居民讲解逃生常识和技巧。
(记者 姜永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