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建议:照顾孩子的同时别“丢”了自己
家有高考生,最近朋友见面,准会被问上一句:“你家孩子最近状态咋样?”其实这个时候,被关心的不该只是考生,还有为考生保驾护航的家长们。
近日,记者从长春市心理医院了解到,备战高考的关键期,不少考生家长出现了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的症状,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帮孩子备考不是你生活的全部,要接受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降低对孩子的期望,更要把握好自身角色,别“丢”了自己。
女儿的不满
“再有半个月,就熬出头了。”长春考生家长李女士说,每天早晨睁开眼,都要先在脑袋里进行一次高考倒计时,紧张的状态不比任何一个考生差。
让她如此焦急的是女儿欣欣(化名),成绩在班级排中上等。最后一次模拟考之后的家长会上,老师找李女士谈话,说备考冲刺阶段,家长给孩子好好规划一下,还是有一定提升空间的。
老师的嘱咐,李女士全都记在心里。回到家,就开始给女儿制定复习计划:薄弱科目如何复习,怎样安排时间才能投入更多精力、提高效率……条条框框列了不少,但把这些摆在女儿面前时,女儿却很不满,认为理论指导与实践严重脱节,母女俩呛呛了几句,女儿忍不住爆发了:“我有我的安排,你干吗干预啊!”
看女儿真的生气了,李女士没敢再坚持,委屈只能往肚子里咽。
从那时起,母女俩的交流少了,在家学习时,孩子也习惯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想被母亲“监视”。于是李女士找各种理由进孩子的卧室,时而送点儿水果,时而让女儿多活动。但一次次的“打扰”,让女孩很反感,最后竟将母亲拒之门外。这种尴尬的家庭氛围,足足持续了一周多。李女士绷不住了,满腹牢骚、委屈冲着爱人宣泄。可让她不解的是,爱人也劝她不要过多干预女儿。
母亲的委屈
“这么关键的时候,让我不管她,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李女士说,自己之所以过得这么累,完全是出于当母亲的责任感,“我这样做有错吗?”
每天早起,安排好女儿一天的饮食起居;上班时,惦记着女儿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家时,恨不得有双透视眼,时刻将女儿掌控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但对女儿的期望还不能说,所有压力和担心都埋在心里……久而久之,李女士出现了心慌、紧张、睡不好觉的症状,无论做什么事,都有畏难情绪。
自行调整了两周不见效,李女士走进了长春市心理医院。焦虑检测量表等项目的结果显示,她这是得了焦虑症,已经接近重度了。
“这都是因为你过分关注孩子造成的。”长春市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张宇鹏说,这些日子,不少考生家长走进心理医院,大家的情况跟李女士很相似,由于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同,病情的轻重不一样。
医生的建议
“孩子不是大人生活的全部,作为李女士而言,兼具着母亲、妻子和单位员工等多种角色,不应该因为一方而弃其他于不顾。”张宇鹏说,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明确一点,过多的唠叨和焦虑,在危害自身的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复习状态。知识储备、考试心态和应试技巧是决定考试成败的三件法宝。学习状态不是短时间内能调整的,备考的关键期,更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考试心态。
“这时候,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孩子的‘高考小助手’,为孩子复习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排解压力。当然,能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自己首先走出焦虑状态。”张宇鹏说,照顾孩子的同时,别“丢”了自己,抽空锻炼身体,减轻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