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十大举措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18.08.2017  08:21

  编者按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为吉林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路径方向,并强调“要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作为产粮大县的德惠,更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举足轻重。

  处在这样历史地位和历史担当下的德惠,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为了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德惠人勇于直面挑战,敢于攻坚克难。他们积极探索,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把创新贯穿于“三农”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他们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他们转变观念,拓展思维,制定十大举措,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新举措有新作为,新举措有新发展,新举措有新成绩。德惠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

  ——农民增收始终居于全省前列。2015年,德惠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55元,2016年达到12673元,在全省县(市)排名居于前列,并不断提升。继续在长春县(市)排名第一位。

  ——民生工作持续改善。每年都将财政收入新增部分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0元,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7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710元。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6年精准脱贫攻坚工程投入基础设施项目资金1.2亿元,发展生产项目资金2155万元,完成了14983名贫困人口和23个贫困村年度脱贫任务,实现了70%现有贫困人口脱贫、70%贫困村摘帽,圆满完成“双70”脱贫目标。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16年投入7117万元为全市农村中小学配备装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实施。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率销售。新农合全口径参合率达96.5%,累计补偿23万人次。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程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文图两馆投入使用。新建33个村级文化广场,为20个行政村和2个乡镇配备了健身器材。去年,举办近百场惠民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好政策不变,给农民的实惠不减,支农的力度继续加大。如今,德惠上下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强产业增收、调结构优收、落政策保收、抓转移促收的增收致富新路。

  德惠市把农民增收作为第一发展要务,把握市情,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从政治站位、干部配备、政策支持、舆论导向等各方面入手,制定十大举措,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举措一:突出发展效益农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德惠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机械化、标准化、设施化和规模化,提高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2016年全市粮食作物面积311.4万亩,粮食总产量45.23亿斤,同比增长15.8%,单产位居全国前列。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重点推进蔬菜、香瓜、水果、烤烟、马铃薯、食用菌、花卉苗木等全产业链建设,着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菜园子镇新立村目前成为东北最大的棚膜柿子生产基地,年纯收入达2.26亿元,参与农户4500多户,从业人员6000多人,实现了千顷地、万栋棚、增收两亿元。去年,全市园艺特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到25.5万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5万亩,建成棚膜蔬菜园区48个。园艺特产业产值实现30亿元,同比增长5%。

  举措二: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种养两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6年,全市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4500亩以上,通过“旱改水”发展优质水稻4500亩以上。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1857户,家庭农场发展到462户,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500个,入社成员达到3万人,带动和辐射农户12万户。树立“无商不活”的经营理念,积极培育农村电商新动能。大力推广“互联网+流通+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推进“三品一标”“名特优新”等农产品上网销售,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新建电子商务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180个,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入驻企业达到50户,销售额实现200万元。建设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4个,年交易额15亿元。目前,全市已有40多种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

  举措三: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广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收,形成以德大为龙头的肉鸡产业化、以大成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化、以达利园和回头客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化、以泉德为龙头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以及肉鸡、生猪等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2户,其中,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4户,包括国家级9户、省级21户、市级34户;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实现509亿元、产值实现535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年加工转化粮食、畜禽产品生产分别达到300万吨、1.32亿头(只),吸纳就业15万人,辐射全市农户的62%、占农业经济总量的60%和农民收入的42%。

  举措四:大力发展畜禽业。依托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引导鼓励和支持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大力发展肉鸡、生猪、黄牛等畜禽业生产,农民通过养殖业实现增收。全市现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60个,规模养殖户达到2.3万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吸收农民就业5000人。2016年,全市畜禽业收入达到16.74亿元,其中,生猪出栏170万头,养殖收入8.5亿元;肉鸡出栏1.3亿只,养殖收入3.9亿元,肉鸡年出栏量居全国县(市)前列;肉牛出栏16.5万头,养殖收入3.3亿元;规模蛋鸡存栏450万只,养殖收入1亿元。仅吉星公司年辐射带动3700户肉鸡饲养户,2016年出栏肉鸡2000万只,代养户每只鸡纯收入3元以上,农民可获利6000多万元,直接和间接安排劳动力就业1万多人,人均月工资收入近4000元。

  举措五:切实搞活农民家庭经营。依托东北民俗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新农村旅游资源,在充分利用农民房前屋后的场所,鼓励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庭院经济的同时,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农家乐等富民产业,拓宽家庭经营增收渠道。2016年,全市休闲观光园发展到4个,带动农户100余户。以建设旅游村镇试点为契机,突出自然与民俗特色,在全市创建两个重点旅游型村镇,并已纳入长春市旅游型村镇行列。建设各类休闲采摘园10个,各类生态餐饮及乡村农家乐服务点达到50个以上。

  举措六: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利用山林、水面等发展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特色经济增收,打“绿色牌”,赚“特色钱”。仅布海镇瓜菜面积就发展到200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6,其中,温室大棚5000栋占地约为500公顷,露地菜1500公顷左右。瓜菜年产值可达4亿元,纯收入3亿元,占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积极搭建农产品研发、检测、追溯和认证平台,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标准认证、质量安全追溯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万亩,共有9大类83种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吉林省著名商标17个,吉林省名牌产品11个。

  举措七: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落实并用足用活国家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实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项目,让群众从惠农政策中真正享受到实惠,助推农民增产增收。落实国家“三补合一”农业补贴和玉米种植者补贴政策,两项补贴累计发放资金7.08亿元,实现人均增收969元。落实农业保险扩面提标政策,扩大主要粮油作物覆盖范围。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保证条件相符的农村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实施按居住证申请低保,确保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村人口100%享受居住地低保。落实临时救助政策,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

  举措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逐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制定出台了《德惠市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形成了“1+N”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制定了“六个一批”的脱贫攻坚措施。在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积极建设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布海镇升阳村集贸市场等102个项目已建成。大青咀兴盛村大棚、旺旭牧业蛋鸡养殖等100余个项目在建。

  举措九:积极扩大财产性收入。积极推进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荒山荒地等确权工作,使农民充分利用动产和不动产增加财产性收入。截至目前,完成19个乡镇(街)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实测登记面积388万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推进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试点工作,多渠道增加百姓财产性收入。截至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累计复垦耕地252万亩。

  举措十:不断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2016年,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信息下乡等7场农民工招聘会,近6000名农民工受益,实现就地就近转移。依托全市工业集中区、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6个,阔源牧业、春鑫牧业等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已吸纳农民工创业100余户,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2000多人。实施精准培训,认真落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重点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2016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余人。目前,全市仅在建筑行业务工的农民工达2.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年务工收入达10亿元,人均务工收入达4万元。



天津市农民合作社突破1.2万家
  记者从9月1日召开的全市促进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暨推动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全覆盖现场推动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市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总数突破12000家,服务带动约50万户开展合作经营,约占全市从事农业生产农户总数的57.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