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农业升级增效——常熟市现代农业发展见闻
56岁的谢建青是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东盾村的一名蔬菜种植户,种了几十年的蔬菜,这几年老谢可算是轻松了:“现在我的地里,科技含量可高了,既有水肥一体化、又有物联网管理,省工省肥还省力。更重要的是,种出来的菜直接进了超市,一点不愁卖。一亩地挣个万把块钱不成问题。”
董浜镇是长三角地区远近闻名的现代蔬菜生产基地,这里的种植户几乎都跟老谢一样,种地高科技,蔬菜不愁卖。“尽管农业在GDP的比重不足2%,但不能忽视,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注重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经营主体创新,不断提升我们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常熟市委副书记王建国如是说。
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常熟,究竟是如何依靠创新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呢?记者日前走进常熟一探究竟。
科技创新:高水平引领产业发展就地转化为农民效益
提到常熟农业,绝对不能不提位于常熟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全国21家首批试点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这个集农业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园区,俨然成为常熟现代农业的“技术指挥中心”。
“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引领。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是我们的技术高地。”常熟市农工办主任吴建兴告诉记者,为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业布局,常熟市提出了“一核三带多园区”的思路,其中,“三带”指的是西部的32万亩粮食产业带,南部17万亩水产养殖带和东部15万亩的高效蔬菜种植带,而“一核”说的正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虞山镇勤丰村万亩土地,种植的正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选育出来的品种。水稻长势正旺,眼瞅着就能丰收了。据科技园区主任张颂跃介绍,从2011年成立以来,园区已经集中示范推广了多种新技术,仅以水稻为例,就已在江浙沪等地推广了22个新品种,累积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
除了国家级的农业科技园发挥着科技引领的作用外,“多园区”的布局则要求常熟的每个乡镇也都拥有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科技园,每个乡镇都要与一所高校进行科研合作,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产业。据了解,目前,虞山镇与上海交通大学,董浜镇与南京农业大学,尚湖镇与扬州大学等都已开展合作,如今,乡镇的现代产业园区正在常熟各地遍地开花,也实现了科技就地转化以及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南京农业大学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钱春桃正是带着自己的各项实用技术落户董浜镇,而这些技术也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效益。仅一项丝瓜早熟技术,就让当地农民种植的丝瓜提早10天采摘上市,增效达到20%。而近期推广的另一项蚕豆早熟栽培技术,将蚕豆上市期提前到春节前,更是让当地农民的蚕豆种植效益直接翻了一番。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实现的水稻规模化,蔬菜设施化,水产标准化,这些都依靠科技发挥作用。”王建国告诉记者,去年常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70%,科技在为常熟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服务创新:农资零差价农机全覆盖
张建龙是金唐市水产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当地有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的合作社一共有109户农民,养殖的水塘面积达到了5000亩。之前,合作社的农资采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现在,这笔农资成本却减了不少。“我们现在农资投入都是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零差价卖给我们,药品有保障,老百姓用着放心。”张建龙感慨道。
享受到农资零差价服务的可不单单是水产养殖户,常熟的水稻和果蔬种植户们,也都享受到了这种贴心的零差价服务。据了解,从2012年起,常熟市开始全面实施农药集中配送、政府补贴、企业零差价销售,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保持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每年推荐各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现代农业要发展,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服务体系。不仅是农药服务,农机服务、农技指导也一定都要全部跟上。”王建国对记者说。
以水稻种植加工为主的勤川合作农场,不仅有自己的农技队伍,更有自己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令人称奇的是,农场流转的8000亩地,只需要30多个经营主体,其中靠的就是大型农机装备。“我这里早就实现了水稻的机械化插秧和收割,拥有36台大型机械。”采访中,勤川合作农场负责人张建昌不无得意地向记者介绍,尽管眼下不是收获季节,但合作社里长期雇用的两名农机手经常为机械做日常保养。
除了勤川合作农场所在的勤丰村,各个产业带、产业村的周边也都布局了大型农机仓库,已实现各个乡镇的全覆盖。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各类先进农机设备1.5万余台,这些大型机械根据产业需要随时进行服务。据介绍,常熟还要推行新一轮的农机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的装备水平,添置、升级、换代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农机装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资零差价,农机全覆盖,可对于常熟的现代农业发展来说,这些创新远远不够。在位于董浜镇的常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智慧农业服务中心,记者看到,通过一台大型的电子设备,全镇各个点的设施蔬菜生产情况一目了然,只要通过按钮和指令,就可以轻松控制大棚温度,进行自动灌溉。常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志丰说:“我们是江苏省首个水灌溉全覆盖的县区。这里引进了以色列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自动灌溉系统和蔬菜精量化播种机等先进设备,打造的是一个集育苗、灌溉、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全新农业物联网。”
物联网的建立,让“谢建青”们的蔬菜再也不愁卖了。老谢说,原来我们的蔬菜都要等着别人来收,现在,蔬菜还在地里,就已经提前卖给了常客隆超市,或者厨艺时代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生鲜直投,有的农民自己还开网店、做电商,“反正,种出的菜从没滞销过,甚至还供不应求。”
主体创新:全产业链经营提升农业价值
合作农场是常熟经营主体创新的表现之一。2013年成立的勤川合作农场,是苏州市首家村级合作农场。这家集水稻生产、指导、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场,联结了周边8个村,流转土地近万亩,涉及农户8000多户,加工的水稻产品对接中粮,销往周边城市。
“村级合作农场,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自愿参股,联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共同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新型市场主体。这是我们为发展现代农业,创新探索的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张建昌向记者介绍,合作农场不是简单将几个农场联合,而是主要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形式管理,拥有自己的管理团队和品牌,从而产生更大的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
农场究竟怎样让农民受益?采访中,张建昌告诉记者,老百姓可以从三个方面受惠:一是土地流转费,即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里,村里再将土地流转给合作农场,实现二次流转。在流转费用上,以粮食为基准,一般为每亩550斤稻谷;二是到合作农场打工收入;三是农场把土地转包给大户,大户种出的水稻以高于政府指导价0.2元/斤被农场收购。此外,一旦合作农场有所盈利,盈利部分将再与8个村子进行分红。
勤丰村农民吴建良原来自己种了200多亩地,从去年开始,他在合作农场包了近600亩地种植水稻。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农场包地,我的成本降低了。原来我需要自己买农资农药,现在不需要了,而且统一供种、施肥、用药、指导,我每年只需要交给农场1000斤稻谷作为流转费用,超过部分去掉成本则是自己的收益,现在平均每亩地净收益是400元。一年下来也有20多万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常熟试点的村级合作农场已经达到60个。在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常熟市努力构建“1+N”的主体方向,除了村级合作农场,还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联社等新的形式。
与勤川合作农场不同,古里镇坞丘村的田娘农场是家庭农场的升级版,采取“公司+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主要盈利靠高品质的有机大米。农场负责人高健浩告诉记者,农场流转的6800亩地实施“六统一”管理,即统一种子、统一机械化育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应用、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销售。大米生产出来之后,田娘农场有限公司统一收购,打上“田娘”商标销往市场。现在,“田娘”牌有机大米市场零售价最低每斤3.5元,最高每斤45元,一点都不愁卖。
“我们正是通过发挥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市场化、订单化、品牌化,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强化与农民增收的利益联结。让种地的农民不断受益。”吴建兴如此感慨。
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经营主体创新产生的累加效应,使常熟农业升级提效,农民增收富裕效果明显。据统计,2014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72亿元,232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87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