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将深化“三大主体功能区”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13.08.2015  12:00

以后的延边发展将是这样:“禁止开发区域划定生态红线,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对限制开发区域,主要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

编制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必须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

……

这不是空谈,延边州已将其写进了《延边州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于8月11日召开的第十次州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围绕全州落实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棋局已经布下,下一步将是踏踏实实的推进步伐。

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张安顺做出明确要求,各县市、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按照建设目标的要求,抓紧启动主体功能区相关工作。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内容,对于重点开发的区域要依托已有优势下大力气开发好,对于限制开发的区域要结合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发展好生态产品、农特产品及周边产业,对于禁止开发的区域要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以镇村为基本单元”的开发格局

据了解,实施方案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四个全面”,以全国和我省主题功能区规划为依据,从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的实际出发制定而成,重点构建以镇村为基本单元,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时序,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开发过程中要坚持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四项原则和六大开发理念:

——根据自然条件适宜开发的理念。不同的国土空间,自然状况不同,区域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有强有弱,应根据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和主要功能确定不同的开发内容。

——明确主体功能的理念。不同的国土空间具有不同功能,有的可从提供产品角度划分,有的关系全局生态安全,应根据主题功能定位确定开发的主题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依据资源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要求在不同的国土空间,必须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的容量确定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以及适宜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

——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延边州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占比较大,更应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对应保护的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

——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从总量上看,目前,延边州的城市建成区、建制镇建成区、独立工矿区、农村居民点和各类开发区的总面积较大,但空间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必须把调整空间结构纳入经济结构调整内涵中。

——提供生态产品的理念。保护和扩大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

三大开发区域”细化到镇村

根据实施方案中的开发理念,延边州将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功能区的划分和定位均具体落实到了各县市和各镇村,实现信息化和网格化管理:

——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国家认定的延吉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敦化市市区、和龙市南坪镇。同时,将和龙市区、安图县城、汪清县城作为州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有较大发展潜力的19个镇作为重点发展镇也纳入其中。全州重点开发区域面积为12550平方公里,占全州的28.87%。其功能定位: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的开发模式。如:延吉市是延龙图都市区的核心区。要调整优化产业机构,转变传统服务业主导的消费型经济模式,构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面向生产和生活两个领域的综合经济体。

——限制开发区域,分为农特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两类,包括11个农业发展乡镇和36个重点生态功能乡镇。总面积30921平方公里,占全州的71.13%。农特产品主产区功能定位是:为市场生产和提供优质、高效、特色、安全农特产品,成为全国绿色有机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是:保障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水源地等国家法定的禁止开发区域,点状分布在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中,总面积10533平方公里,占全州的24.7%。实施方案还补充到,今后,新设立的国家公园、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森林公园等属于禁止开发的区域,自动纳入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进行管理。其功能定位为:生态功能重要需要特殊保护的重要区域;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保护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的重要区域;条件区域气候的重要区域;保障主要城市饮水的重要区域;禁止对自然生态进行人为干扰的重要区域。

建立政策导向机制,绩效考核按需而行

实施方案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延边州的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在全州国土资源开发上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在各类空间规划中居总控性地位。

延边州科技局负责研究和落实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科技规划和政策;州监察局制定延边州实施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州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前,实施方案已明确了州政府各部门落实职责,明确建立有效的监测评估体系。

另外,延边州已明确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制定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导向机制,并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重点开发区域,实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质量效益、产业结构等,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吸引外资、出口等的评价;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强化对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评价。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环境保护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强化对生态产品能力评价;禁止开发区域,按照保护对象确定考核内容,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的评价。

争取到2020年,全州开发强度控制在2.09%,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4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1%。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记者张伟国赵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