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社区里的“ 110”——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延江派出所二道江社区民警程新安的故事

27.04.2016  11:07

  程新安1963年7月出生,1987年参加公安工作。30年来,一直在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延江派出所二道江社区当民警,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受到嘉奖,被评为吉林市“优秀社区民警”、吉林省“十佳优秀社区民警”,二道江社区警务室被命名为“程新安警务室”,2016年4月,获评“江城好人”。

  “二道江社区的大街小巷、行业单位、重点人员、不稳定因素,没有程新安不掌握的。他是所里的‘活地图’和‘万事通’”。延江派出所所长李续平这样评价程新安;“二道江百姓的心里没有‘110’的概念,也没人拨打过‘110’,程新安就是他们的‘110’”。这是二道江社区主任付桂华的话……

  1987年6月,程新安警校毕业后,分配到延江派出所担任二道江社区民警。当初,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干就是30年。为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不久,他就把家搬到了二道江社区。30年过去了,程新安都54岁了,老居民们还习惯地叫他“小程”。

  “到派出所找小程”,这是老居民们常说的一句话。辖区发生案件、百姓有事咨询、夫妻动怒吵架、邻里矛盾纠纷,甚至心里有啥憋屈事儿,都找程新安。不管节假公休,还是白天黑夜,谁有事儿找他,一个电话,5分钟准到。

  程新安有个习惯,下社区工作总是带着一沓名片,一有机会就发。他把名片放在群众经常聚集的食杂店、车棚、退休办,群众有需要,随时拿一张。这个习惯,程新安坚持了30年,累计发放10多万张。

  提起程新安20年如一日照顾精神病人吴振林的事儿,居民们赞不绝口。吴振林的家住在房产小区7号楼,今年46岁。1996年,父母双亡。为了生存,他把家里的东西全卖光了,流浪为生。从那时起,程新安就给他买衣服、被褥,领他洗澡、办身份证、申请低保,还委托邻居李大爷替他保管低保钱,每当见到他,还给零花钱买吃的。

  吴振林的病越来越重,浑身上下总觉得冷,一到冬天,就用家里的被子和从外面捡回来的旧轮胎点火取暖,不仅烧得满屋黑烟,邻居的心里也跟着忐忑不安。20年来,他的家里一冒烟,群众就报警,派出所和消防队不知出了多少次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吴振林的问题,程新安一次次协调社区,给他家安地热,联系小旅店让他免费住,还拿出3000元工资,送他去两家子敬老院……可吴振林在敬老院住了不到两个月,说啥也不住了。

  程新安想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强制治疗,检查三次,没出鉴定结果。他又协调街道,一次次给吴振林鉴定,直到2016年2月,才作出了他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鉴定结果。程新安再次协调民政和街道,将吴振林安置在龙潭区精心精神病疗养中心,给他交了全额费用,彻底解决了吴振林的生活和治疗问题。

  程新安还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女”郑新琳,在汇文小学读二年级。孩子出生后,母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父亲在外地打工,无暇过问她的生活,郑新琳只能与76岁的奶奶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因为没有户口,郑新琳到了上学的年龄,却无法上学。程新安一次次向上级反映,一次次补充材料和证明,终于给郑新琳落了户,解决了她的上学难题。开学那天,程新安找到汇文小学校长,请求适当照顾。校长被程新安打动了,答应半价收取郑新琳的午餐费和校服费。

  从此,程新安当上了郑新琳的“家长”,给她买衣服、书包,给她零花钱,与班主任几天通一次电话。每次开家长会、运动会,程新安都准时参加。人前人后,郑新琳称他“大伯”,老师和家长还以为程新安真的是她大伯。

  付学山,先天性小儿麻痹,靠双拐走路,以修鞋为生。2004年,他的修鞋店因违章建筑被强迁,心里拗不过劲儿来,准备上访告状。程新安与一家工厂联系,说尽了好话,打动了厂领导,他们从一个临街小仓库腾出来一角,无偿供付学山做修鞋店。怕付学山走路摔着,一到下雪天,程新安早早来到修鞋店,等付学山踏着积雪一拐一瘸来了,修鞋店前的积雪已经打扫干净了。20多年来,俩人处得亲兄弟一般。

  程新安全力帮扶社区群众,社区群众也找机会帮他采集人口信息、录微机、发通知、做宣传、摸情况。2012年,公安机关实行社区警务改革,程新安还当上了社区副主任。“走马上任”那天,社区主任付桂华把4个办公室最大的一间腾出来,给他做警务室。这下好了,社区干部、楼长、网格员、单元长、治安积极分子,全都成了他的好帮手。

  付桂华说:“这些年来,社区每年都会遇到聚众闹事等惊险危难场面。只要程新安一出手,总能化险为夷。”吉林市公安局户政支队支队长初晓光说:“二道江社区有居民1万多人,是个没有物业管理的开放式‘老区’,近年来,各类案件逐年下降,2015年,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5%,这功劳可少不了程新安的。

  风雨30载,弹指一挥间。身边的同志,有的提升,有的晋职,连他带出来的小徒弟有的都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而他,依旧是二道江社区的民警。

  30年来,历任所长都对程新安非常信任,把他当成骨干。有民警调走,出现空白责任区,所长都指派他代管。最多的时候,他管过三个片区。对这些工作,他从不讲条件,不计得失。派出所的日常卫生、修车、加油、换灯管、通下水、冬天扫雪修暖气、夏天安纱窗修空调,他都主动去做……

  2010年,程新安母亲去世了,程新安精心照顾老父亲。至今,仍和年过八旬、已经瘫痪卧床20年的老父亲居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老式住宅里。20年间,只要不值班,伺候老父亲就是他雷打不动的任务。晚上,每隔两个小时,他就要起来一次,帮老人翻身、给老人喝水、伺候老人大小便。这20年里,对程新安来说,能睡一个完整觉都是一种奢望。

  家里的困难,他从不对人说,默默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承载着为人父、为人子的责任。为支持丈夫的工作,身为碳素厂会计师的妻子早早申请了提前退休,帮他料理家务、教育孩子。

  程新安不会饮酒,不擅娱乐,没有特殊嗜好,平常日子里,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忱都用在了工作上,放在了社区中。“我家虽小,不足60平方米,但社区就是我的大家。我虽然没当官,也没大富大贵,但百姓把我当‘主心骨’,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满足。”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