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林:房地产调控不能指望“一招制胜”
“一线城市房价高是否和供地少有关?”“房价是否还会上涨?”“该如何调控?”……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司长廖永林,被一群记者们团团围住,话题万变不离“房地产调控”。
“房地产调控需要多管齐下,不可能‘一招制胜’。”廖永林没有回避热点问题,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从容作答。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用简短、形象的语言把行业的发展定位讲得很清楚。解决了产业定位问题,我们就要本着房子的住宅特性来设计制度,完善管控,分类调控,大中小城市不一样,一二三线城市也不一样;同时,强化供需双向调节,探索房地产多元供地机制。”
“部分一线城市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土地供给是否会影响房价?”有记者提问。廖永林表示,一线城市用地结构将会随着产业结构而调整,如北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将第二产业用地腾出来,进一步调整用途,用作住宅或是第三产业,盘活存量后将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廖永林还以北京为例给记者们算了一笔账:用地规模分总的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北京现在建设规模2921平方公里,“十三五”规划控制目标为2800平方公里,如果北京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均建设用地就能达到123平方米,而国际标准是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北京人均用地规模并不少。
“房价只是一个表象,价格是供求双方对未来的预期,是结果。我们要从供求关系调整来改变人们的期望。”廖永林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健全租客保障条例,保障租客的权益。“不买房也安全,人们就不会只想着买房,我国现在正在推进的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更有希望了。”
廖永林认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提出的,北京近期也加快了土地供应的步伐,这些措施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涉及很多因素,如金融、财税等,涉及一系列制度改革,不能指望“一招制胜”。
与房地产调控同样引发廖永林关注的,还有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打架的问题。“很多地方画个地盘就开始定政策,但是空间是复合交叉的,草地林地共生。京津冀交界处也是空间规划的结合带,是作为建设用地还是非建设用地,很难控制。”廖永林说。
“空间只有一个,规划却有众多。”各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信息沟通不畅、衔接不够,“规划打架”屡见不鲜,资源浪费问题凸显。“这就要求上层规划控制要明确适合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列出负面清单。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让市场来决定是用作林地、草地还是发展生态旅游。”
“当前,我们要推进‘多规合一’,在社会共识下让市场充分选择。”廖永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