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技推广部门发布2016年水稻苗期管理意见

04.05.2016  18:51

  目前,正值水稻育苗的关键阶段。今年水稻育苗期间气候异常,气温较常年偏低,降雨量偏多,寡照,致使全省水稻秧苗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出苗延迟、病害加重等问题。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显示,未来几天天气逐渐回升,5月1日前后有降雨、降温过程,对水稻秧苗生长较为不利。为了进一步加强苗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培育壮秧,省农技推广总站要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从温度管理、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施肥管理等几方面为广大稻农做好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 

   1、温度管理

  出苗后严控棚内温度,即出苗至1.5叶:棚温控制在28~25℃,温度超过28℃以上时,应及时通风,棚温降到25℃左右时闭膜。1.5~2.5叶:棚温控制在25~20℃,最高不要超过25℃;2.5叶~插秧:只要最低气温不低于10℃,就可以大通风,插秧前4天要完全通风炼苗。如遇低温天气,夜间可以采取再加一层地膜的办法,防止夜间温度过低,对秧苗生长产生影响。而对于小拱棚和无纺布棚来说,建议在小拱棚和无纺布棚上面再加一层覆盖物,以保证棚内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影响秧苗的生长。但如遇高温强光照天气更要注意通风炼苗。

   2、湿度管理

  目前气候条件下苗床水分大,对秧苗生长极其不利。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现在雨过天晴的机会,只要气温超过5度就揭膜晾床降低苗床水分。水分过大、地势低洼的苗床,一定要在通风晾床降水的同时,在苗床周围挖沟排水,降低苗床水位,做到宁干勿湿。苗床水分达到80%左右转正常管理。

   3、病虫害防治

  对于秧苗发黄,根系发育不良,受真菌感染,并伴有死苗现象,已有明显立枯病发生症状的秧苗,要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但用药次数不宜过多,防止产生药害,用药间隔至少在5天以上。未发生地方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立枯病的发生。要通过水分管理来控制青枯病的发生,注意保持土壤的通透性,苗床不能长期过度湿润,最好在苗床稍干后再浇透水。对发生立枯或青枯的秧苗可适量喷一点生长调节剂一类的营养药。

  对有恶苗病(公稻子)发生的秧田,可以进行一次喷药控制,但要注意不要使用生长调节剂,因为生长调节剂多含有促生长激素不利于恶苗病的控制。

  对有蝼蛄等地下害虫发生的苗床,可用相应药剂灌根处理。

   4、施肥管理

  在根系发育不好,秧苗小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追肥,否则容易出现肥害。建议在插秧前4~5天,追送嫁肥1次。每平方米硫铵50~80克兑水100倍喷施,然后用清水冲洗叶片。盐碱地育苗要及时掌握床土的PH值变化,pH值升高时要浇酸化水,每100平方米用浓硫酸50毫升加50公斤水进行喷施。

  

  九台区龙嘉镇莲花村农民为秧苗补水   (摄影: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