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耕化肥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7.03.2015  23:04

        本报告将从2014年化肥市场运行情况和对2015年度春耕及后市化肥市场形势的分析及预测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2014年化肥市场运行特点
      (一)化肥总产量增幅趋缓
      2014年我国化肥总产量、氮肥产量均呈现同比下滑态势,且产量由往年的增长变为下滑,2014年化肥总产量首次出现下跌趋势,2014年1-12月份,我国化肥产量累计为6933.69万吨,同比减少0.7%。氮肥是继2010年以后的第2次出现产量下滑。钾肥产量持续呈现大幅增长,磷肥产量小幅增长。
      (二)出口量大幅增加
        近年来化肥出口政策逐步放宽,出口量持续增长。2014年1-12月中国累计出口矿物肥料及化肥2904万吨,同比增长52.8%,总进口金额547.7亿元,同比增长41.9%。从出口量方面来看,各主要化肥品种出口量大幅增长。从出口金额方面来看,各主要化肥品种出口总金额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在出口的单价方面,除了过磷酸钙和磷酸一铵呈现同比小幅上涨外,其他主要化肥品种呈现不同幅度的下滑。虽然我国化肥出口量在不断攀升,但是出口效益总体却在下滑。
      (三)主要品种化肥价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014年上半年,化肥市场疲软运行,主要肥种价格均呈现平稳下行,7月份开始化肥价格触底反弹,10月份以后市场呈现平稳态势运行。
在中国化肥价格系列指数的表现上来看,同样呈现了前跌后涨的态势。截至年底(2014年12月29日)CNPI、CPPI、CKPI、CFCI分别在1667.38点、2920.78点、2086.01点、1989.16点,与年初(1月6日)相比(1794.57点、2712.12点、2134.23点、2066.94点),分别下跌7.1%、上涨7.7%、下跌2.3%和下跌3.8%。
        氮肥方面,和历年市场相比,2014年尿素价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5月底价格达到了协会监测数据7年来的最低点。市场主要受春耕需求低迷、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国际尿素市场价格先跌后涨影响。磷肥方面,2014年年初磷酸二铵价格降至近4年来的最低水平。磷肥市场缓慢回暖主要与下半年国际市场向好和原料价格高位运行支撑相关。钾肥方面,根据历史数据对比来看,钾肥价格波动频率明显要小于氮肥和磷肥价格,从2011年到2013年钾肥价格呈现震荡下滑态势,2014年处于低位徘徊状态运行。2014年价格最高点与最低点差价在100元/吨,变动幅度明显低于2013年和2012年。钾肥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下游企业采购需求变动和国际市场影响。复合肥方面,市场主要受上游原材料尿素、一铵和氯化钾价格前跌后涨影响较明显。
      (四)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购销保持稳定增长
      2014年1-12月,全系统农资销售额6941.0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销售化肥16679.32万吨(实物量,下同),同比增长3.9%,销售额6093.60亿元,同比增长4.4%;销售农药142.23万吨,增长10.3%,销售额406.72亿元,下降2.6%;销售农膜90.30万吨,增长2.6%,销售额145.59亿元,增长3.5%。12月末库存,化肥3112.12万吨,同比增长16.5%,淡储工作正常进行。
      二、2015年化肥市场运行形势预测
      (一)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国内市场
      (1)国内经济形势仍较严峻。2014年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呈现平稳增长。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2014年GDP同比增长在7.4%,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计划将今年GDP增长目标由之前的7.5%下调至7%,为22年来最低。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中,复苏动力不足,外需难以提振;国内增长动力不足,消费需求难有大的提升,对稳增长具有关键作用的投资因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难以维持快速增长。
      (2)粮食生产平稳运行给化肥市场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全国粮食总产量均呈现小幅增长,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实现稳定增长。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为化肥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外,政策保障方面,国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仍然放在2015年年度各项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3)化肥出口政策继续放宽。2015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出台,最大的改变是取消了化肥出口淡旺季的划分,全年采用统一的税额或税率,出口关税降低。此次关税政策的放宽将使我国化肥出口量有望再创新高,企业可以灵活安排生产与出口,中国市场被国际市场恶意做空的概率降低,避免了原来的出口窗口期国际化肥市场价格走低,国内企业出口增量不增价的尴尬局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宽松的出口政策利于国内化肥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现状,但同时会使国际市场化肥价格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逐渐加深。
          2、国际市场
        (1)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按汇率法GDP加权汇总,联合国2014年12月份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6%,增速比上年小幅加快0.1个百分点,但比7月份预测值下调0.4个百分点;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增速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2)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三年下跌。据世界银行统计,2014年,能源、非能源价格比上年分别下跌7.2%和4.6%,均连续三年下跌。其中,农产品价格下跌3.4%,肥料下跌11.6%,金属和矿产下跌6.6%。
      (3)印度肥料补贴政策变动。
        印度是我国主要的化肥出口国之一,其供需情况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化肥出口形势。在尿素需求上,近年来印度每年对尿素的进口需求在800万吨左右,但是伴随国际原油价格走跌,本国装置陆续复产后,预计进口需求会减少。磷肥需求或将逐步恢复。
普遍来看,201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要好于2014年,但经济下行风险仍然较大。对待201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三)预计2015年化肥市场主要品种价格将保持低位缓慢回暖态势。
      2015年1-2月份,化肥市场价格保持小幅上涨态势运行。对于后期化肥市场形势的判断,从大环境来看:
      一是供大于求仍是我国化肥行业中长期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氮肥和磷肥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根据氮肥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尿素产能在8070万吨,产能和2013年维持不变。磷肥方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预计2014年我国磷酸一铵产能约为1700万吨,磷酸二铵产能约为1950万吨,较2013年无明显增长。2015年国内市场需求不会大幅增长,即使行业维持这个产能水平上,产能过剩仍较严重。
        二是政策变动对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包括化肥行业征收增值税问题、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变化、铁路运价上调、关税政策不断放宽等政策集中出台或研究,对行业发展、市场心态都在发生作用,市场形势和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
        受国内经济形势仍较严峻、农业生产刚性需求、化肥出口政策继续放宽,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5年春耕及后续市场将呈现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春季用肥资源有保障,但须密切关注出口情况。从总量上看,春耕期间氮、磷、钾肥均将供大于求,能够保障农民春耕用肥需求。2015年预计春耕期间氮、磷、钾肥的需求量分别约为2300万、720万、375万纯吨。按2014年1-12月平均生产水平测算,我国氮、磷、钾肥2015年1月至2014年5月的产量分别为1938万、696万、254万纯吨。截至2015年2月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企业已积极储备了氮、磷(含二铵)、钾肥663万、177万、191万纯吨。2014年1-5月份尿素、磷铵出口量分别为176万纯吨、65万纯吨,钾肥进口量在165万纯吨,暂定2015年1-5月份化肥进出口保持同期水平的情况下,氮肥、磷肥进口量和钾肥出口量忽略不计,预计2015年春耕期间氮、磷、钾肥将分别供大于求125万、88万、236万纯吨,应完全能够保障农民春耕用肥。但因2015年化肥淡季出口关税调低,2015年1-5月份出口量预计会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需密切关注出口情况,防止局部地区和局部时段出现供应偏紧。
          二是主要化肥品种价格将保持低位缓慢回暖态势运行。未来,需要关注产能退出情况、以及国际市场、原材料市场等变动因素对化肥价格的影响。
      氮肥:
      预测:
综合而言,伴随春耕启动,需求好转,企业成交压力缓解,煤炭价格企稳支撑国内尿素成本,同时国际尿素市场预期需求疲软,预计春耕期间尿素市场价格或将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春耕过后尿素价格或将呈现平稳运行为主。市场还需重点关注国际尿素市场、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煤炭市场等方面。
        磷肥:
        新年度在市场需求、政策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二铵市场主要受原材料和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磷酸一铵市场主要受复合肥市场影响较大。
      二铵:( 1)原材料价格高位企稳。(2)出口市场利好因素较多。
          总体来看,2015年磷酸二铵市场要好于2014年,且市场前景要好于氮肥,市场价格或将保持温和回暖态势运行。
      磷酸一铵:作为复合肥企业的生产原料,受影响较大。虽然近年来复合肥需求量在不断攀升,但是在整个化肥市场不景气的情况,2014年复合肥企业的开工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运行。    2015年复合肥市场或将保持平稳运行,春耕备肥期间价格或将小幅上行,受此影响磷酸一铵或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春耕期间价格小幅走涨。
钾肥:
        钾肥市场经历了2012-2013年两年的市场低迷,2014年市场处于缓慢恢复期,我们认为2015年钾肥市场仍将保持向好态势运行。影响2015年钾肥市场的主要因素:一是2015年度的钾肥大合同价格。 二是国际钾肥市场。
      预测:
2015年钾肥价格将逐渐走向理性化,春季用肥期间价格或将小幅上行,春季用肥结束后,钾肥将进入另一个平淡期,价格是否走跌仍要看2015年大合同的定量和合同价格。
      复合肥:
      复合肥主要受到原材料尿素、磷酸一铵和氯化钾价格影响较大,综合上述分析,2015年复合肥市场将总体保持平稳态势运行,春耕期间价格或将小幅上涨。
      (四)新型肥料前景良好。
        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形成及土地流转的加快,大田托管、植保外包等规模化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过程中,农业服务规模化发展对新型复合肥、水溶肥等高效优质新型农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三、协会倡议
      针对当前农资市场的情况问题,协会将加强形势研究预判,加大情况意见建议反映,力争避免化肥行业政策集中调整给系统和企业带来灾难性影响。同时,希望农资企业提高网络运营质量,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进农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农资产品技术服务创新和对接的力度,力保农资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同时我们也向行业发出以下三点倡议:
      一是农业企业要有担当,确保农资供应,全力以赴保障春耕工作。保质、保量、稳价是农资企业保障春耕生产应尽的职责,也是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十二年增”的必要条件,会员企业要认真做好化肥等农资的储备和供应工作,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二是积极推进农资经营服务模式创新,切实转变为农服务的方式。会员企业要认清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和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积极应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改进农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拓展服务内涵,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服务的新常态。
      三是积极响应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号召,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农业部提出要到2025年,在保证主要农作物稳产的基础上,提出化学肥料减施20%、化学农药减施30%的目标。会员企业要有意识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化学肥料高效利用、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的转变,减少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投入使用,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