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山西省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结硕果

19.11.2018  10:34

  据山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农村顺应商品经济的大潮,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以其创造性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的新路子。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重点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振兴畜牧业工程、设施蔬菜建设工程、水果“双增”(增产增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山西粮畜菜果等产业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取得新突破。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粮食总产量迈上130亿公斤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不断完善粮食扶持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科技应用力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突出山西地域特色。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省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5.4亿公斤,比1978年的70.7亿公斤增长91.5%。1978年-199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相继登上了70亿公斤、80亿公斤、90亿公斤和100亿公斤的台阶。1997年--2009年又有5个年份粮食总产量超过100亿公斤。2010-2017年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由100亿公斤迈上130亿公斤台阶,其中2014年达到138.7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迈上130亿公斤台阶。

  山西主要畜种生产实现快速增长,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品种结构更趋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启动畜牧业振兴工程,出台牛羊发展2013-2020年发展规划。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一县一业”等畜牧重点县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和提升畜牧龙头企业为突破,积极构建鸡、猪、牛、羊现代畜牧产业,着力建设大草场、大园区、大龙头、大物流、大体系,努力打造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一系列规划和扶持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有力促进了全省畜牧业的较快发展。

  2017年全省生猪出栏822.8万头,比1978年增长2.0倍;牛出栏40.1万头,比1978年增长25.6倍;羊出栏590.5万只,比1978年增长5.3倍。2017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分别比2012年增长3.2%、18.3%、29.0%和52.0%,主要畜种的生产实现快速增长。

  2017年全省肉类总产量93.3万吨,比1978年增长5.1倍;禽蛋产量101.9万吨,比1978年增长25.1倍;奶类总产量78.1万吨,比1978年增长44.9倍。

  在肉类产量普遍增加的同时,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品种结构更趋合理。2017年全省猪肉产量所占比重比2012年下降6.1%;牛肉产量、羊肉产量和禽肉产量所占比重分别比2012年上升0.5%、1.7%和4.5%。畜禽产品产量的全面大幅度增长,有效地丰富了副食品市场,品种结构的调整较好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食品构成和生活水平。

  山西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带动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进一步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10年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规划》,实施“设施蔬菜百万棚计划”,着力把设施蔬菜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省各地越来越多的村庄种上了设施蔬菜,全省蔬菜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全省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1.7万亩,比2007年增长1.5倍;2014年全省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最高值65.7万亩,比2007年增长了2.2倍,年平均增长18.1%。2017年全省设施蔬菜产量达到221.8万吨,比2007年增长2.3倍;2014年全省设施蔬菜产量达到最高值283.1万吨,比2007年增长3.2倍,年平均增长22.8%。2017年全省设施蔬菜平均单产4290公斤,比全省全部蔬菜平均单产高37.6%。

  蔬菜集约化育苗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有集约化育苗中心20家,固定资产21080万元,育苗棚面积115亩,年育苗株数14600万株。各地在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中,积极引进优质、抗病、高产的蔬菜新品种,同时不断扩大蔬菜的育苗种类,目前,黄瓜、辣椒、番茄、樱桃番茄、尖椒、西葫芦等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已逐步实现集约化育苗。2014年全省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供苗率达到了35%。

  设施蔬菜的发展带动了全省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山西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政府对集约化育苗技术的重点扶持,以及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山西省建立、形成了一批专业蔬菜生产基地,全省蔬菜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蔬菜产量连年增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54.8万亩,比1980年增长83.8%;全省蔬菜产量达到794.2万吨,比1980年增长3.4倍;蔬菜单产3117公斤/亩,比1980年增长1.4倍。目前山西省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2017年全省蔬菜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2.9%。榆次市、新绛县、夏县、长子县、清徐县、寿阳县、曲沃县等蔬菜生产大县,2017年蔬菜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蔬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山西果园面积和水果产量快速增长,出口水果实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山西组织实施精品果园建设工程、果农素质提升工程和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以晋中盆地、晋南边山丘陵区、吕梁山南麓丘陵区三大水果产业带为重点,扩大果园面积,增加果品产量,提升果业“三品”即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扩大果品出口,提高水果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推动水果产业上档升级。

  2017年全省果园面积达到539.3万亩,比1978年增长4.6倍,比2010年增长23.5%;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797.5万吨,比1978年增长24.9倍,比2010年增长80.6%。人均水果产量由1978年的12.8公斤,增加到2017年的216.0公斤。

  山西水果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山西省把水果出口平台建设作为全省农业发展的三大省级战略之一,通过平台建设为水果出口打开了一条大通道。随着水果出口平台的建设,现在全省已注册水果出口企业和合作社63家,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12家。目前,全省已注册出口果园面积达到30余万亩,同时创建了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区、吉县、隰县、翼城、祁县9个出口果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据农业部门统计,2015年--2017年,全省水果三年的出口量分别为17.8万吨、23.7万吨和36万吨,三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32.8%、33.2%和51.9%,连续三年水果出口量均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80%以上。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山西水果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市场份额大大提高。“隰县玉露香梨”作为中国北方名梨“新秀”,与“运城苹果”、“吉县苹果”、“绛县樱桃”等畅销国内并远销海外58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