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辉副厅长在2017年全省环境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6.03.2017  18:03

 

同志们:

  刚才顾恩大总队长总结了2016年全省环境监察工作,对今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我完全同意。过去的一年,全省环境监察工作成绩显著,《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释放法治红利,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不断深化,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行业专项执法检查顺利开展,水十条及清洁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以秸秆禁烧、挥发性有机物、应对重污染天气为重点的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持续开展,联动检察系统、行业部门开展的医疗和城镇垃圾处理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环境监管“双随机”和“网格化” 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基层生态环境监督员全面铺开,环境监察稽查、排污费征收、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管理、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全省总体环境信访形势保持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协调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省环境监察系统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厅党组向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以及环监系统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2016年,各地在环境监察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省厅予以肯定,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全省在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还不够强。部分干部思想松懈、得过且过、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是不会干,更多的是不想干、不敢干、不愿干。二是执法监管不够深入。有些地区执法还有顾虑,怕执法严格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监管不严、行政处罚不到位、执法手段运用不充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以罚代管”、“人情罚”、“商量罚”等现象还普遍存在。三是执法能力普遍不足。监察机构尚未理顺,人员编制严重不足,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基层单位,执法装备、办公设备、办公条件普遍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执法需要。更有甚者,有些地区趁垂改前夕,将能干活、会干活的干部调离监察岗位,收入麾下。垂改未来的方向是监察上收、执法下沉,早早就把骨干力量抽走了,容易坑自己,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定要全面长远地考虑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抓紧研究破解。以上是对2016年工作怎么看,有一个基本的估计、评价,肯定成效,也正视问题。

  2017年怎么办,怎么干,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振奋精神加油干。今年,全省环境监察人员要更加明确职责定位,更加强化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开拓创新中汇集力量,在攻坚克难中体现价值。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懈努力,寻求突破。

  一、精准执法,着力破解难点问题

  (一)执法要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各级环保部门要敢于拿起法律这个“狼牙棒”,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决不允许搞变通、打折扣,视法律法规为儿戏。要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要敢于“动真碰硬”,坚决杜绝环境执法“不主动、不严格、不到位”的现象。要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加大典型案件查处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严厉打击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等恶意违法行为。

  大家在知法、用法、懂法方面都是老手、高手、行家里手,作为执法者,我们要更加强化法制、法律意识。当前我国国情,从法律制度和建设来说,环保法律体系已很健全,但执行的效率、效果还与预期有很大差距。同时,要加深对法制、法律的感情,从思想上、情感上一定要到位,才能更加有力。我想说一说,刚性执法问题。所谓“”,一方面有“”的意思,还有就是适度的问题,应恰到好处。既要严格执法、不徇私枉法,也要从大局的角度,换位思考,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起来,一方面要严格、严厉,另一方面要讲人性、要擅于沟通,要让被监管者和被处罚者心悦诚服,避免、减少被人指责、诟病,让相对人充分理解,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症结要准。忠诚副省长曾提出“抓重点、以点带面,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 的工作方法,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好环境监察的脉,找准什么难治。今年工作最难的就是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达标排放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基本义务和底线要求,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的工作基础,今年我省的环境监察工作也是以此为主线的,一定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完善措施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其次难度较大的就是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常晓春厅长在2017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全省案件数量较2016年提升50%,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跟踪、整改达到100%”。近两年,随着我们执法监管水平的不断提升,违法案件的查处也有较大突破,案件数量提升再50%的确难度较大,这就更需要我们各级环保部门严格执罚、竭尽全力,当然这不是让大家为了指标而处罚,而是真正做到“眼里容不得沙子”,最终实现省厅目标。最后我要强调的难点就是配套办法执行方面。从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保部一直都在调度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我听说今年还要求上报2017年以来适用配套办法空白的县(市、区),部长案头每月都看的东西,你们更应该上心,千万不要因此被作为督查的首要目标。我们虽然和发达省份没有可比性,但一定要做到该按日计罚的按日计罚,该查封扣押的查封扣押,该移交公安的移交公安。还有信访问题也是最难之一,后面我再强调。

  (三)措施要实。一是各地要按照省厅部署全面排查、评估钢铁等10个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加大超标整治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工信、发改、科技等经济管理和产业发展主管部门的沟通,推动产业政策调整、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真正达到长期稳定达标排放。二是各地要坚持重典治乱、铁拳治污,以打击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行为、督促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为重点,加大力度、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原则上所有县(市、区)均要有适用《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案件。对环境质量差、执法力度小的地区,继续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等措施。对不依法履职尽责的,要向局里提出人员调整或问责建议。三是推动落实企业的排污守法责任,加强与财政、税务、银监、证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对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联合惩戒,依法依规对违法排污单位实施限制市场准入、停止优惠政策,对相关责任人限制考核表彰等措施,并在当地主要媒体和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充分发挥负面典型案例的震慑警示作用,实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促使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性内部化,推动形成规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让环境守法企业成长,让环境违法企业出局。

  二、精细监管,切实提高环境执法效能

  精细化监管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保障,是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一)转变方式。要想真正做到精细化监管,既要主动精细,用好、用足各种手段;也要被动精细,在接受社会监督、处理信访和举报时要快速反应、认真处置。大家一定要真正想事情、干事情。谋划设计要系统、周严、精确、细致;组织实施要快速、扎实、有力、顺畅;考核评估要严格、公正、准确、实用。通过方式转变,进一步增强执法工作的实效性,避免漂浮性。

    (二)细化责任。一是强化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并传导压力。进一步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拓宽环境行政执法监管渠道,形成监管合力。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主动公开环境监管信息,鼓励社会参与监督。明确自动监控是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一部分,强化对自动监控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应用,利用其自动、实时的特点,有效监控企业排污情况,监督企业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严厉打击伪造或篡改自动监控数据等违法行为。通过责任细化,进一步增强执法工作的保障性,避免随意性。

  (三)压实“网格化”。全面落实 “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966个网格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出现在汇报里,不能成为死格,要成为活棋,要明确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监管执法不留死角、不存盲区,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作为“网格化”监管的触角,要激活基层生态环境监督员队伍活力,充分发挥基层生态环境监督员作用,明确监督员责任与权限,促进微信平台应用,确保信息传达及时有效,对监督员日常工作要绩效考核,好的要表扬、奖励,差的要通报、批评,甚至清出队伍,真正使环保监管“一竿子插到底”。通过把网格压实、激活,进一步增强执法工作的整体性、联动性,避免分散性、碎片化。

  (四)深化“双随机”。严格落实“双随机”的相关要求,随机选取执法人员和被检查单位,提高日常监管的突然性和随机性,减少违法企业的侥幸心理。对环境污染重、污染物排放量多或环境风险大的重点行业,开展常态化的执法检查,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也要充分运用巡查、暗访等手段,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提升统一监管效能。通过双随机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增强执法工作的震慑性,减少麻木性。

  三、精心服务,全面体现宗旨初心和责任担当

  (一)为改善环境质量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作为环保人,我认为可以引申为“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就是我们环保部门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以稳健的步伐、适度的节奏、坚定的意志、得力的举措,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要让老百姓看到环境质量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环境效益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生活宜居、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实实在在的希望。

  (二)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推动供给侧改革,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一致性思维、共赢性目标,做好监察执法工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我们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发挥环境保护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提质、倒逼作用,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我们必须摒弃之前的站在经济发展的对立面上,单打独斗、单一思维,而是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和角度,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履好职责,当好参谋,做好服务。

  (三)为社会稳定服务。目前在省厅“挂号”的重点信访案件还有22件,其中频繁到省厅上访的信访积案有6件,长春2件、松原2件、吉林1件、四平1件。这22个案件当中,有的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还尚未息访;有的已取得积极进展,信访强度大大减轻;有的问题还很突出,信访人频繁上访。现在问题最为突出的是九台垃圾场和长岭瑞鑫化工的信访问题,其次是长春龙嘉机场、柳河龙威化工、磐石恒联精密、梨树奥星海房地产公司的信访问题。据我了解,这些案件中绝大多数是信访人谋求搬迁、经济补偿等个人利益,或由于私人矛盾、经济纠纷引起的(15件是搬迁、补偿,3件是其他矛盾纠纷),但也有我们自身工作存在问题造成的,我掌握的至少有6件存在监管、查处不到位问题。22个案件中,信访人反映环保审批、验收监管问题的就有10个。会后,各地一定要重新梳理一下是否如信访人所反映的,存在监管疏漏之处,还有哪些工作不到位的地方,避免日后被国家督查组、检察院追责。

  在和总队研究信访工作时,我经常强调,要让信访甜起来。信访通常只有苦辣酸,没有甜,因为信访没人愿意干,没人愿意管。即便如此,也要更加上心、更加用力,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群众基本满意,让领导基本满意,让主管部门基本满意,让自己得到锻炼和升华,得到甜头,得到安慰,得到回报。如果有了这些成果、成效,就会感到甜了。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理顺机制、强化责任和提升综合素质能力问题。在机制方面,基本考虑是:总队管总:就是落实法规、规划、政策、部署、方针、厅党组要求,负责总协调、总督查。支队支配:就是对县(市、区)的指导、调度、协调、督查,都要更加强化,切实把你区域内的执法工作支撑到位。大队大为:大队是最关键环节,联结城乡,是最敏感触角,广泛联系企业、社会,由点到面,最容易掌握真实状况和信息,处于最前沿、前线,是执法力度、成效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大有可为,一定要大有作为。

  我前面讲到的三点意见,精准也好,精细也好,精心也好,根本是要强调一个责任问题,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问题。“士为知己者死”,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公事当私事,把职业当事业。在座的主管局长,大队长、支队长、总队长都责无旁贷,都要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形成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为了尽职尽责,不负使命,环境监察系统就要切实提升素质、增强合力。第一,不要有内鬼;第二,不要起内讧;第三,一定要千方百计强内功。关于内功,我是这么理解的,和当学生时差不多,就是听说读写看。听,要善于倾听、聆听;说,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易于沟通;读,要熟读熟记,为我所用;写,要精心构思,行文流畅;看,目光犀利,洞察秋毫。在日常工作中,要避免出工不出力、用时不用心;倡导推功揽过,反对抢功推责。大家一定要有一点精神,干事;还要有一点境界,修炼。全省环保监察系统要建立既讲政治、讲规矩、讲服从,又讲包容、讲互助、讲融洽的三级互动、互相照应、优势互补的良性关系,要在共同的奋斗中凝结友谊、激发活力、展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