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带来的新机遇——梅河口市新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走笔
梅河口市双兴镇新盛木耳菌包厂离梅河口市区只有30公里的距离。“双兴镇新盛菌包厂”的金色大字格外显眼。厂区大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这里打工的村民时有进出。
齐成新是双兴村的村支书,他见证了双兴村的黑木耳产业发展过程。双兴村地处半山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多年以来,村里的大部分人家种植的都是玉米,为了提高产量和玉米质量,村里曾经多次引进优良的玉米品种,力图改变农户低收入的现状。不过,玉米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走低的影响,农民实际年收入较低。玉米种植技术的粗放,也降低了它的质量和附加值。
慢慢地,为增收致富,近年来,双兴村一些农户进行了庭院式小规模的木耳种植。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掌握了一定的种植经验,种植木耳所获得的利润,与种植玉米相比,是成倍翻番的。发展木耳产业,是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
能不能在全村推行大规模的黑木耳种植,进而实现帮助脱贫的目标呢?成立木耳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开始萦绕在齐成新的脑海之中。
齐成新说,为了开办这个合作社,他们专门到黑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参观学习,最终确定了以黑木耳带动农民致富的方案,创办了新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双兴镇的庆胜村也拨出了一笔专项资金,入股合作社。除了自筹和拨款之外,新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了一部分贷款,将这些资金用于土地流转、菌种研发、部分菌袋、人工、原料及机械设备购置、厂房建设及其他费用支出。
为了降低成本,给老百姓提供优质的菌种,新盛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建设自己的菌包厂。
从2016年冬天到今年年初,他们不顾天寒地冻,加紧建设,忙碌不已。风风火火地把一个菌包厂办了起来。木耳生产车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养菌室的面积是木耳生产车间的两倍还多。他们从各地购置了2眼打机井,添置了拌料机、装袋机、灭菌器、塑料筐、铁架子等设备,又采购了菌袋、海绵塞、菌料等生产资料。
齐成新的印象很深刻,今年1月12日,菌包厂的生产线正式运行,轰隆隆的声音,孕育着双兴村和庆胜村未来的希望。它采用工厂化生产和管理方式,已经拥有了40名员工,整条生产线的用工量仅需34人,日产量可达3万袋。他们从外地科研院所引进一级母种,直接通过实验室制作三级液体菌种,再到培养室进行养菌,之后投入半机械化的生产车间。相对于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菌种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接种方便快速,感染杂菌的概率更低。“出耳比较齐,便于管理,产量还高,每袋增产干耳2钱左右。”这里足以实现年产干木耳10万公斤,总产量200万袋,产值500万元,纯利润60万元。他们聘请了专职的技术员,长期驻厂,管理生产线,并对销售的菌包进行技术指导。
“农民把菌包带回去,摆在庭院里,或者摆在地里,就能种植出耳,省时省力。”全年算下来,每家种植户可增收一两万元。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人口,可以得到2400元的月工资,如果按照年就业6个月计算,每个务工贫困户每年可得到工资收入14400元,足够满足生活所需。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全部提供年终利润分红的待遇。而双兴镇庆胜村和双兴村的贫困户每袋预交1元,就可以订购木耳菌包袋,每袋按市场正常价格优惠0.2元。
从6月下旬到9月,农户所种植的黑木耳,就可以采摘销售,普通黑木耳的收购价在30元一斤左右。到今年10月末,二期工程就要建成,足以达到年产300万袋的目标。据悉,双兴镇的“原森”牌黑木耳,经过人工进行分拣去除杂质等处理,已经通过了无公害和QS认证,经国家农业部检测中心检测,25项指标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