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为残疾少年“助残送教上门”

22.04.2016  10:33

  4月20日上午,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为学区内的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为这些特殊的学生送去了笔、教材、绘画颜料等学习用品,并有专业辅导老师为这些孩子们上课,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   对于一些正值上学年龄的特殊适龄儿童来说,不能正常上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然而,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为学区内的残疾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实行“助残送教上门”活动,使一些因先性残疾而不能正常上学的孩子,也能够读书写字了。家住梅河口市山城镇东胜村的8岁男孩刘庆就是今天学校要送教上门的对象,他的奶奶告诉前去送教的副校长迟明春说:“今天这孩子可高兴了,一大清早就示意让我起床,为他穿上新衣服,然后自己焦急地房门口等待着,直到把你们盼来。”这个孩子是先天性脑瘫,不能说话,行动不便,然而一切先天性的不足都不能阻挡他对上学的渴望。还有家住金星村的宋明原,这是个13岁的高位截瘫小女孩,她全身三分之二不能动。然而她却有着更加强烈的上学的渴望,她一心想到学校看看,看一眼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当周边的同龄孩子放学后来看她时,她高兴地告诉他们:“我也有老师了,我的老师姓王!”小明原口中的王老师,就是山城镇中心校心理辅导站的王桂芝主任。小明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还酷爱绘画。每天,她都将自己的作业通过微信发给王老师,王老师认真批改后,再反馈给她……   像这样的情景,共有8个。山城镇中心校共上门送教8名这样的学生,每月一次,风雨不误,这项工作已经整整开展了两年。当初,校长杨秀梅了解到本学区内有这样特殊的学生时,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些先天残疾,不能到学校上学的孩子,在家也能“上学”读书。此后,学校每月定期组织心理辅导站的王桂芝主任到这些学生家中,为“学生”们讲解书本中的知识,并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学校为这些特殊学生建立了“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都登记在册。据统计,学校共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40余次,切实保障了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益。  

 

作者:陈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