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市审计局:新常态下建设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的几点思考
作为审计干部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必须建设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作为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切实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认识新常态,提高审计干部素质是关键
认识审计新常态,建设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必须具备好的政治素质。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是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素养,作为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的“经济卫士”,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政治、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在思想观念上始终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既要执法为公、坚持原则,又要通情达理、依法行政。在实施审计任务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审计程序,严于律己、不徇私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审计事务。
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审计工作业务性强,专业要求高。现代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基础的审计会计知识,还要求其具备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审计能力。因此,应鼓励审计人员报考与审计有关的职称及专业资格,熟练掌握AO运用流程,会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勇于提升创新能力,用创造性思维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勤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拓展审计领域,打开新局面,取得新突破。
必须具备好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审计人员要与不同审计对象打交道,因此,审计人员既要做到不卑不亢,又不能简单地以监督者自居,要掌握谈话沟通的艺术和技巧,使被审计单位能够端正态度,积极配合完成审计工作。因此,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被审计单位端正态度,积极配合。
适应新常态,破除“高学历等于人才”的误区
适应审计新常态,建设高素质审计干部队伍,必须破除“高学历等于人才”的误区。当前社会,存在着一种唯学历、唯职称的人才评选标准,对高学历、高职称的片面追求,导致出现了“混文凭,捞文凭、买文凭”的怪现象。要成为适应现代审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最终转化为实践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因此,人才标准的界定上,一定要跳出“高学历”的框框,不搞“唯学历论”,以“有用人才”的新观念,去审视、认定人才。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的人才流动非常迅速,但是县级审计机关人才流动非常慢,许多大学毕业生后在县级审计岗位工作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横向交流少,竖向流动慢。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重配备调整、轻教育培训”的现象,即使进行了培训、针对性也不强。如今审计干部培训规模不断加大,但在培训方式、方法和效果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专题培训多,系统培训少;理论培训多,结合实际少等,不能较好地达到综合培训的效果。
引领新常态,加强审计机关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审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审计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坚持马列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从事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弘扬“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职业道德,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防审计人员思想滑坡、道德缺失。
培养审计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近年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寄予厚望,审计压力不断加大,审计力量与任务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审计队伍超负荷运转的现象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改变。广大审计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大局为重,舍小家为大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正确把握“苦”与“乐”的关系,做到“先他人之苦而苦,后他人之乐而乐”。正确把握“情”与“法”的关系,扫除各种情面观点,做到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依法审计,严格处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树立审计人员终身学习的意识。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审计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因此要把学习作为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手段,积极倡导终生学习的思想理念,在审计机关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定期业务交流工作机制,互相学习交流审计心得和思路;鼓励审计人员通过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参加普法考试,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学习审计法、会计法等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力求通过深入扎实的多元化学习,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推进审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图们市审计局 王晓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