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架起连心桥 ——白山市检察院实行中层干部青年干警轮流接访小记

09.01.2015  14:34

  “这些年轻检察官好样的,这么复杂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们。”说这话的是白山市人民检察院的一位老朋友——家住白山市红旗社区、热心各种法律问题的李大爷。

  10年前,李大爷家卷入一场官司,几经周折,在市检察院的努力下,官司得以圆满解决。李大爷也与检察官交上了朋友,平时邻里、亲戚谁家有了法律难题,李大爷便自告奋勇帮助解决。这不,一位亲属去年在外地惹上一场经济官司,案件极其复杂,折腾了一年才算有个眉目。李大爷听说了,便赶到检察院,正好赶上白山市人民检察院开展青年干部轮流接访,几位公诉、民行部门的检察官接待了李大爷。这几位法学硕士研究生,曾以高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年轻人了解李大爷所说的基本案情后,迅速做出判断,拨冗抽繁,直击重点,指导李大爷需到哪些部门办理,需提供哪些证据,需要遵循哪些法律原则……这些正是李大爷亲属费了一年时间才陆续得出的结论。“哎,早来请教,要少走多少弯路。”李大爷感慨地说。

  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白山市人民检察院开始实行中层干部、青年干警轮流接访制,确定每周第一个工作日为轮流接待来访群众日,负责受理来访群众提出的除举报线索以外的控告、刑事申诉、国家赔偿、被害人救助申请等其他信访事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院更将掌握群众心理、使用群众语言、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锤炼工作作风等要求进一步渗透到轮流接访的54名中层干部和青年干警心中,使之外践于行。

  “通过接访,我们深深感到,法律无小事,任何一个微小的法律差错,都将对百姓造成严重影响。我们法律工作者当慎之又慎。”一位参与接访的青年干警深有感触,在工作中多了一份细心和责任。

  接访也进一步提高了干警的工作经验及办案水平。据统计,市检察院40岁以下青年干警共有19名,他们大多数是从学校直接进入检察机关的,与群众接触较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薄弱。其他中层干部也因为部门限制,对有些问题处理不能做到全面得体。通过接访,与百姓零距离地接触,干警的思路打开了,面对繁杂的法律问题,查阅资料,积极请教,互相学习,工作能力及办案水平大为提升。

  为使接访工作富有成效,该院还加上6道防护网,即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接访方式、实行首办责任制、做好登记反馈、规范接访工作。工作中,他们坚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信访案件无大小的观念,严守工作纪律,对违反保密规定造成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控申部门负责对青年干警进行接访前的培训,内容包括检察机关受理的案件范围、具体接访方法、接访程序、接访技巧、工作纪律和注意事项等;控申处在轮流接访日安排一名控申检察人员协助轮流接访干部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规范接访,并对遇到的突发情况协助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件;明确负责接访的干部是第一责任人,对首次接访的涉检信访事项或本院管辖的其它信访事项按相关规定分流处理后,负责跟踪督办,直至案结事了、信访人息诉罢访;青年干警在接访时,要认真做好《来访登记表》的记录工作,对应由检察机关受理的来访事项,及时做好来访笔录,告知来访群众检察机关的办理、反馈时限;对不属检察机关管辖的来访事项,要耐心解释,为来访群众指明投诉渠道;青年干部轮流接待来访日必须到控申处接访大厅接访,不得在原处室接待来访群众,到岗后要求着装规范齐整、使用文明接待用语、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严禁擅自离岗、脱岗。

  截至目前,54名中层干部和青年干警参与接访101次,接待上访群众300余人次,解决实际上访问题5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轮流接访制搭起连心桥,赢得百姓交口称赞。张凤举 安晖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