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宏良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适应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
全力推进全省林业改革发展进程
——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兰宏良
(2015年2月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前,忠诚副省长专门听取了林业工作汇报,对会议的内容、开法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提出了明确意见。刚才,亚强同志传达了忠诚副省长的讲话精神,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年来,大家都切身感受到,林业所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林业所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把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做得更好,这次会议采取了集中形式召开,其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全力推进全省林业改革发展进程。下面,按照忠诚副省长指示和厅党组讨论的原则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2014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4年,是林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新常态,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作为改革转型的重大举措,生态建设持续升温已成大势,对林业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对国有林场改革、停伐、国有林区改革、森林资源监管等重大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谋划,要求严、标准高、动作快,有的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在这空前利好的形势下,全省林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两大根本任务,突出造势布局,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破解难题,全力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省林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林业服务全局作用更加突出。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理念,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一是围绕全省战略重点抓布局。按照省委东、中、西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部署,提请省政府印发了《吉林省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首次划定了林业生态红线,为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增加了刚性约束,确定了林业“三区四屏”的发展战略,基本完成了东部系统生态修复、中部农防林建设、西部生态屏障建设总体布局,为科学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战略支撑,这项工作在全国也是开展较快的省份之一。二是围绕全省重大项目抓保障。实行林地配置倾斜政策,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项目用地需要,先后完成了靖宇至通化、小沟岭至抚松和延吉至大蒲柴河3个重大公路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报批工作。积极配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进行调整,顺利通过了国家林业局专家论证,相关申请已报至国务院。三是围绕服务基层抓行政审批。全年共受理审批项目1218件,其中,即办件达到941件,占比达到77.26%。限时办结件提前办结率达100%,平均办理时限为10.97天,受到了基层单位和群众的好评。
(二)系统性生态修复开局良好。全年完成造育林总量257.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28.2%,完成森林抚育331.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5%,抚育合格率达到98%。特别是针对不同区域特点,三大主体功能区系统性生态修复全面展开,稳步推进。一是东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投资9420万元,完成了长白山环区路修复110公里、森林小镇50个、绿美村屯448个、裸露山体修复11.4万平方米,对18个国有林业局局址进行了高标准绿化。二是中部农防林建设。对未来20年进行了系统谋划,制定了前10年的具体实施方案,省政府已正式批准,今年将全面实施。同时完成了黑土地保护治理农防林更新改造试点任务1.05万亩。三是西部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启用补水资金425万元,为湿地补水2亿多立方米,配合省发改委制定出台了向海生态移民试点方案,落实资金1.2亿元。为向海、雁鸣湖保护区和大安市、通化县争取各类湿地修复试点资金5400万元,并全部启动了试点。开发沙产业项目30多个,完成治沙任务3.2万公顷。
(三)森林资源管护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守土有责、管好管住资源,顶住压力,抓大事,破难题,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林地清收还林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已查清核实流失林地面积59万公顷,收回林地32万公顷,当年还林10万公顷。我省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三次在国家会议上介绍了经验。二是出台了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调整完善了林地征占用补偿标准,实现了与耕地“同区同价”,补偿标准由原来的每公顷17万元提高到41万元,提高了林地征占用的门槛,林地大大增值,保守估计全省每年可以增加补偿收入13.3亿元,对保护林地资源意义十分重大。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林地清收还林工作的意见,并实行了林地清收还林“约谈”制度,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方努力,落实5年清收还林资金18亿元,其中省财政8亿元,国家林业局10亿元。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吉林省省级林地清收还林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目前已累计下拨4亿多元。针对参地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创新了参地资源配置方式,出台了《吉林省林业厅关于改革参业用地配置方式的实施意见》。三是林业应急减灾能力显著提升。经过全省上下艰苦努力,胜利实现了连续3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以长白山保护区和中俄、中朝边境为重点,实施以水灭火装备建设和边境防火公路建设,有力提升了“一区两线”的综合防火能力;投资600万元完成了95.8公里中俄边境防火通道建设,投资1000万元在长白山重点火险区装备大型水车10台、水泵120套;完成了辉南、汪清、吉林3个直升机坪立项工作;首次开展了全省森林防火高级指战员培训和森林消防队火场信息报送演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可喜成绩,有效控制了美国白蛾灾情的扩散蔓延,在国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检查考核中我省名列前茅。四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明显。东北虎、豹等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有关专家根据多年监测掌握的情况初步推断有大幅增长,长白山东北虎种群在27—28只左右,豹达到42只以上。全省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新建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7个。五是基层标准化站建设扎实推进。落实投资1500万元,计划建设140个标准化林业站,使我省标准化林业站达到60%以上;落实投资1350万元,加强基层森防站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为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林业产业保增长、调结构稳步推进。一是妥善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省林业产值达到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7.4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二是新兴绿色产业发展较快。一批以木门窗、木家具和整体实木家装为代表的新兴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木材加工业转型出现新生机;红松子精油、林蛙抗菌肽、中药保健饮品等一批林特资源加工产品投放市场,成为全省林业产业创新发展领跑者;全省林下经济、森林旅游逆势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亮点纷呈,已经成为林业职工和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增长点。三是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取得实质进展。两个森工集团面对传统产业收缩趋势,积极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全力开拓市场,企业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吉林森工加大了金融产业发展力度,长白山森工突出发展绿化苗木产业和中药材产业,万公顷野山参、7000公顷中药材基地建设进展迅速。
(五)林业改革逐步深入。去年是林业改革的启动之年,不仅改革项目多、难度大,而且情况复杂、影响深远。为此,我们举全系统之力,加强对改革的系统运筹、准备和设计,目前除有的需要等待国家出台明确政策外,全都做了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准备。一是基本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前期准备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在全面掌握人员编制、森林资源、林木林地流转、财务收支、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和职工工资田等情况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总体方案,并以省政府文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待批。二是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全省有7个市(州)27个县(市、区)成立了林改管理机构,加强了林改工作的组织指导。多元市场主体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突破700个,比上年增长20%,有12家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社。三是积极参与国有林区改革顶层设计。开展了相关调研论证,有理有据的向国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和改革诉求。协调两个集团,加强政策研究和改革成本测算,报请省政府初步确定了停伐意见。同时,积极探索理顺森林资源监督体制有效途径,协调省编办新增专员办专项编制13个,编制总数达到26个,为深化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四是加强了天保工程政策研究和机构建设。抓住天保工程政策调整的有利契机,向国家提出了扩大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的政策建议。经过积极争取,成立了天然林保护管理局,由事业单位变成行政单位,为下步强化天保工程管理,推进国有林区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和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在17个县(市、区)和省直8个国有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森林保险试点;经过积极争取,我省被列为国家公园建设9个试点省之一,初步确定长白山保护区为试点单位。
(六)民生改善迈出坚实步伐。从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作抓起,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办实事。一是对林区发展进行系统谋划。编制完成了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委托省统计局发布了权威性国有林区民生统计报告,为改善林区民生状况、推进林区社会进步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加大重点民生工程的建设力度。全省棚户区改造开工12130户,竣工8003户,开工率100%,竣工率66%。争取省开行贷款额度20亿元,目前已落实4.8亿元。协调省发改委争取棚户区改造配套设施投资6.15亿元,启动了一批局场址给水和职工医院改扩建项目。三是切实增加职工收入。发放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助12亿元,10万人从中受益。积极扶持引导林区职工发展致富项目,增加职工工资性收入,2014年全省林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可达到3.1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吉林森工在岗职工工资在去年基础上每月平均增加300元,延边森工在岗职工工资在去年基础上每月平均增加520元。
(七)行业稳定得到加强。狠抓林业安全生产,强化平安林区建设,林区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特别是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非法采挖树木和“天网行动”、“利剑行动”等专项行动,侦破刑事案件771起,有力保护了森林资源,林区社会治安状况实现根本好转。加大了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尤其是较好完成了群众路线教育总结收尾,经受住了中央暗访组暗访、省委巡视等检验,相关问题整改基本到位,得到了上级部门较高评价。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林业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特别是大家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增添了发展底气。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生态退化趋势日益严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极限,全面修复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林业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二是资源管护问题突出,林农、林牧、林粮的矛盾日趋尖锐,超载过牧、毁林开荒、侵占湿地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已经威胁到全省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物种安全和水安全。三是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凸显,缺乏自身造血功能,适应市场能力较弱,林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明显不足。四是林区发展进程与职工群众的强烈愿望还有较大差距,就业、增收、安居等基本问题依然困扰林区百姓,统筹谋划林区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五是林业守土有责的意识亟待加强,制度执行力不够、监管不到位、对违法违规现象熟视无睹等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提高林业治理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原因、长期积累、遗留下来的问题,有的是改革发展过程中方式转变不到位、制度设计滞后、新旧体制机制冲突所形成的问题,也有我们林业部门长期僵化保守、缺乏工作创新、责任担当不够的问题,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用改革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工作主要任务
当前,整个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受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迫切期待,林业历史的、必然的也要进入新常态。什么是林业的新常态,我理解林业的新常态有四个明显特征:一是新常态要有新理念。新常态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传统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方式基本走到了尽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生态建设,违反自然规律,走了一条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路子。据史料记载,我省林业从鸦片战争时期就开始对森林进行采伐,到目前已经砍伐170多年,森林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已经不可持续。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按照习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牢固树立生态优先、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坚持保护有方、取之有度,彻底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真正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新常态下的新理念。二是新常态蕴育新机遇。所谓机遇,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事业发展的利好机会和条件。当前,全社会都在认真回顾改革开发以来走过的发展历程,从忽视生态建设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中意识到加强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正在研究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谋求经济转型。这就必然使林业进入由经济转型和生态建设升温所带来的新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应该看到,经济增速放缓,资源消耗也会降低,给林业恢复生态、休养生息拓展了更大空间;生态建设升温使林业吸纳投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将成为新的投资拉动重点和热点;大生态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正在由过度索取林业向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反哺林业方向转变。林业正面临着少有的、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三是新常态催生新改革。解决新常态下面临的新问题,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由于长期历史积淀的原因,林业体制机制上的历史欠账,使很多深层次矛盾累积叠加在一起,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难度很大。无论是解决体制问题、生态问题、民生问题,还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的积极性,都需要我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依靠改革激发活力催生动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发展林业生产力。四是新常态促进新发展。研究新常态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新发展。这里所说新发展不是简单的、随波逐流的一般性发展,而是既要追求量的增长,也要追求质的跃升,努力构建生态良好、体制理顺、管理科学、生活安康的新格局,实现脱胎换骨的新发展。面对新的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林业特别是在座的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以锐意创新、勇于担当的信心和决心,着力解决好我省林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取得新突破。
依据对林业发展新常态的基本把握,结合全省林业实际,确定2015年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以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生态为本,突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缩小区域、城乡间的生态差距,推进吉林生态全面恢复;坚持问题倒逼,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切实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坚持依法治林,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推进林业法治化进程;坚持保增长、调结构,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民生为先,进一步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总目标做出更大贡献。具体工作目标是: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0万亩,中幼龄林抚育232.5万亩,高标准绿化美化村屯400个,完成义务植树3600万株,城市(县城)新增绿地面积667万平方米;林业产值达到1550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林业棚户区改造1.4万户,林业在岗职工工资达到3.5万元,林业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7%。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精心运筹,全面推进林业体制机制创新
今年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极为关键的一年。据最新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通过了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两个改革方案,国家林业局已决定今年年底全面停伐,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近期就能下发,其它一些改革事项也将陆续做出安排。可以说,林业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改革的力度、难度、复杂程度和对林业的影响都是空前的,有些改革对林业来说是带有革命性的。为此,我们必须把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高位运作,把事关林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改革事项纳入省委、省政府重要日程,举全系统乃至全省之力加以推动。
1.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我省国有林场比重较大,职工人数7万多人,占全国的1/10。这项改革不仅难度大,而且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程度高。要抓紧按照国家和省里部署,细化具体改革方案,适时召开改革动员大会,积极稳妥推进。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在明确国有林场生态公益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政企、事企分开,把该管的管住,该向市场购买服务的由市场来运作。要把解决职工社保、脱贫致富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地方政府配套投入的多元化投资运营机制。二是要加大横向政策协调力度。目前我们向国家报送改革方案只是原则性的框架方案,国家批准之后还有大量的政策需要协调落实。要继续加强与财政、编办、人社、发改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尽快就人员编制、职工安置、养老保险、改革成本等重大问题形成一致意见,为改革做好全方位的政策准备。三是要坚持试点先行。考虑到中央改革投入和整体推进的难度,大体准备用2-3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今年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积极性较高、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县(市)率先进行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开。
2.加强对国有林区改革的系统研究和设计。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推进政企政事分开,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做到该政府管的交给政府,该社会管的交给社会,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这件事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极为复杂,既涉及到天然林停伐,又涉及到体制的重大调整和企业的转型发展,林业既要承受改革带来的阵痛,又要承担林区社会稳定的巨大压力。当务之急是要把整个国有林区的情况、问题和对策研究透。一是开展高层次的政策研究。计划请省委改革办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组成专门调研组,对两个集团的国有林业局进行解剖,重点研究停伐和改革对国有林区的影响,把改革的底数搞清,把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准,把改革的路径和相关对策研究到位。二是积极推动天保工程扩大实施范围。争取国家将天保工程范围扩大到所有国有天然林,实现政策全覆盖,并同步调整补助标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天保管理机构建设,理顺天保工程管理局职能,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三是探索完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遵循国有林区改革的大原则,逐步将派驻各地的专员办列入全额事业或行政编制管理,减轻基层负担,增强依法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3.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资源资本化,焕发各类林业要素内生活力。在稳定林地承包权的基础上,促进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扶持发展家庭林场、民营林场和林业大户。继续推动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融资模式向林地、参地等领域拓展。积极推进森林保险,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制定林业灾害损失认定标准,提升林业抗灾减灾能力。
4.进一步深化集体林采伐指标和参地配置方式改革。这两件事全社会高度关注,极为敏感,也是我们林业滋生乱象的重点部位,必须下决心解决好,体现社会公平公正。要制定《集体林采伐指标分配指导意见》,对集体林采伐指标分配进行规范,解决一些地方在集体林采伐指标分配中存在的权力指标、人情指标、暗箱操作及倒卖指标等问题。认真执行《关于改革参业用地配置方式的实施意见》,严格限定参地经营主体的资格条件、宗地面积和配置程序,采取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拍卖参地经营权或摇号、抓阄等方式,实现参地配置由使用行政手段向市场化、公开化转变。
5.积极组织开展好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按照国家部署,抓紧组织试点单位,制定具体方案,创新管理体制,力争尽快启动并抓出成效。
(二)着眼全局,全方位修复吉林生态
去年以来,省委针对全省三大主体功能区,先后提出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和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认真履行相关职责,切实发挥支撑保障作用。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整合生态建设资金、技术和项目,按照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全方位修复全省生态。
1.全力打好林地清收还林攻坚战。林地清收还林是全省生态修复的重大举措,没有林地清收就谈不上修复,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项工作推进到现在,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尽管工作难度和压力都大于去年,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一是要狠抓责任落实。继续实行各级政府负总责,将清收还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对动作迟缓、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要强化各级林业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实行层层包保,细化分解还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和人头,一包到底,谁出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二是要加快工作进度。根据三年清收、五年还林总体规划,今年全省要完成林地清收任务16万公顷,还林8万公顷。各地、各单位要按照省厅分解下达的计划任务,倒排时间,确保如期完成。所有林地核实工作最迟在春节前全部结束,今年的清收任务要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及时组织还林,做到当年清收、当年还林。三是要坚决防止反弹。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对造林质量要逐级逐地块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兑现造林补助资金,谁验收谁负责,实行责任倒查。对于毁林复耕、涉嫌违法、煽动闹事的,要依法严厉查处、严厉打击。
2.深入推进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这项工作是省委着眼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赋予林业部门的重要任务。去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但总体看还不够深入。今年要下功夫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规划,加快修复进程。一是继续抓好绿美提升工程。要协调落实好配套资金,继续对长白山生态景观美化工程130公里环区旅游干线公路两侧景观进行修复和改善;完善提高54个森林小镇和示范镇建设;投入资金2000万元,完成400个绿美示范村屯创建;对8个县市主要公路两侧裸露山体修复继续进行完善与提高。二是科学编制修复整体规划。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真分析停伐和国有林区改革对整个区域大生态的影响,对长白山生态系统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综合考虑森林状况、资源承载能力、区内人为社会活动等因素,科学规划好修复布局、技术路径、主要任务和操作步骤,经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三是消灭生态建设空白点。针对全省河道绿化薄弱环节,今年省厅准备把栽杨插柳和小流域治理相结合,探索河道绿化新模式,目前正在会同省水利厅等部门开展调研,下步制定方案后,也将尽快选几个试点县全面启动,进而实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全覆盖。
3.全面启动中部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农防林是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对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前不久,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讨论通过了农防林更新改造实施方案。从今年开始,全省计划利用10年时间,完成更新改造52.5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30万亩,把我省农田防护林建设成为结构较为合理、功能相对完备、经济效益显著的防护林体系。今年计划投资1800万元,完成更新改造农田防护林任务5万亩,其中更新造林2万亩,低效农田防护林改造3万亩。中西部27个县(市、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尤其要结合林地清收还林解决好造林地和资金问题。
4.加快推进西部生态屏障建设工程。主动与省里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相衔接,选择3块重要湿地进行长效补水,选择2个湿地保护区开展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加强向海、莫莫格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工作。做好“十二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完善落实各项防治和保障措施,投入荒漠化治理专项资金700万元,组织实施好省级财政和中央预算内防沙治沙专项资金造林工作,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48万亩。
5.全力做好生态移民工作。一是配合省发改委全力做好向海核心区移民。按照省政府要求,将向海保护区核心区的2个自然屯、61个窝棚点、248户856口人全部迁出。这项工作非常重要,难度也非常大,尽管由发改委牵头,但许多工作还是由我们自身来做,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该林业部门办的事情必须办好,决不允许拖后腿。二是积极支持龙湾保护区生态移民。辉南县政府已做出决定,将龙湾保护区核心区南龙湾内的37户居民逐步迁出,所需资金主要由辉南县政府解决。对此我们也要高度重视,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共同把这件事情办好。三是加快推进东部国有林区生态移民。加大林场整合工作力度,将分散在林区腹地的人口迁移到局址或集中到中心林场,实现推动城镇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
(三)采取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坚决管住、管好现有资源是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基本职责。当前,非法侵占林地、随意破坏湿地、乱开参地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与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力直接相关。所以,我们有必要借助宏观政策环境大好机遇,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原则,在我省实行有史以来最严格的资源管护措施。
1.抓好县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落实。我省划定的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地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四条生态保护红线,是省政府向社会的公开承诺,县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也已实行了几年,我们必须抓紧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在适当时机提请省政府与市(州)、县(市、区)政府签定责任状,尽快将红线目标和责任制以县、市和国有森工局为单位,落实到具体规划和地块,完善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单位的保护发展责任。厅有关部门要抓紧谋划和实施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对资源消长变化情况实行跟踪监测,为做好目标责任制考核提供依据。
2.切实搞好森林培育和经营。坚持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培育经营,努力扩大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要高度重视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研究,对全省林业森林资源状况、经济社会活动方式和森林承载能力进行通盘考虑,尤其要研究好林业重大改革事项和生产方式转变对森林经营带来的深刻影响,就如何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提高产出水平、改善民生状况等进行系统设计,尽快制定出台高质量的全省森林经营总体规划,切实提升森林经营整体水平,使森林真正成为支撑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继续巩固扩大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高质量完成中幼龄林抚育试点任务232.5万亩。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突出抓好73万亩森林培育、300个管护站建设,提高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国家林业局森林经营人才培训计划,精心指导国有林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帮助国有林区认真研究在停伐情况下提高森林经营效益,建设高水平的木材储备生产基地。进一步抓好林木良种补贴工作,稳步推进良种基地建设。
3.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进一步加大东北红豆杉、长白松、朝鲜崖柏等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稳定、恢复和壮大野生资源。做好全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尽快编制出台《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发展利用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濒危物种栖息地抢救性修复工程,突出抓好东北虎、豹等旗舰濒危物种保护。抓紧启动全球环境基金(GEF)濒危物种保护项目,促进东北虎、豹种群数量进一步恢复性增长。虎、豹保护工作社会关注度极高,社会影响极大,各地要高度重视,全面落实清山清套等保护措施,在这件事上哪里出现问题就追究哪里领导责任。
4.全面提升森林保护应急处置能力。今年是全省实现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重要节点。各地必须克服松懈大意思想,突出实战演练和技术装备建设,确保实现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继续开展美国白蛾疫情的查访及调查监测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扑灭,进一步加强检疫封锁措施的实施,避免美国白蛾在我省传播蔓延。认真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充分落实人、财、物等必要保障,确保完成普查任务。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防止大的疫情爆发和流行。加快推进基层林业站、森防站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
(四)坚持依法治林,加快推进林业法治化进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定,省委全会也提出了依法治省的要求,林业作为执法部门,加强林业法治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林,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1.推动一批林业法规纳入省人大和省政府立法计划。继续完善我省林业法规体系,做好《吉林省森林管理条例》、《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吉林省集体林管理条例》、《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调研和论证工作,年底前争取新修订的《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颁布实施。抓紧出台一批林业急需的地方性法规,适时启动《吉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吉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吉林省国有林场管理条例》、《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新的立法项目,尽快与国家层面立法搞好衔接配套。
2.积极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林业资源管理秩序混乱很多都是源于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执法体制不顺,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现象比较突出,很难形成执法合力,削弱了执法打击力度。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理顺执法体制,严格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大力推广敦化等县(市)综合行政执法的典型经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坚决制止林业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乱象。就综合执法工作,今年省厅准备召开一次现场会进行详细部署。
3.全面开展“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年”活动。最近习总书记对非法占用林地问题作了重要批示,国家林业局对此高度重视,已先后两次开会进行部署,并派出督查组,到各地进行了督查。省委朝鲁书记也做了重要批示。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的指示精神,省厅决定开展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年活动,将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专项行动、打击非法侵占林地毁林种参专项整治行动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专项检查等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坚决查处一批毁林开垦、毁林种参、破坏湿地等非法侵占林地以及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大案要案,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查清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违法人员不处理不放过。目前,涉及法律界定等问题我们正在积极协调,力争统一思想、明确解释,加大打击力度。
(五)围绕富民强林,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
当前,林业体制机制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随着停伐和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林业产业发展方式已经基本走到尽头,尽管国家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但只能解决温饱,要想富民强林就必须通过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主动适应宏观经济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努力打造林业产业升级版。
1.坚持市场取向,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充分利用林业多种资源优势,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瞄准市场需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适当退出超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的生产。鼓励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林业休闲服务、花卉苗木等产业,特别是要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大力发展森林、湿地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实现由砍树挣钱,变成看树收钱,使森林变成摇钱树;加快发展野山参、中药材、林蛙等林下特色资源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建成国家、省级林下经济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形成以主导产业为带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支持开发新型功能性产品,引领消费的各类林业新型产业,重点抓好长春派诺红松子精油、通化市康元林蛙抗菌肽、百泉参业人参饮品、延边林科院北冬虫夏草等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工作,形成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树立品牌化、精品化理念,深入开展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评定、森林认证、林业生产规程和产品标准制修订、“森林人家”评选等活动,打造我省林产品、旅游产品等品牌,促进林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林业产业发展活力。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林业经济。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造,打破传统的家庭式企业管理体制、模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森林旅游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努力通过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等途径,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要牢固树立资源就是资本理念,加快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进程,鼓励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采取参股、合资合作、担保抵押等多种方式加强林地共同开发,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要继续利用好林业产业专项资金和国家林业企业贴息贷款政策,多渠道筹集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林业企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
3.实施人才战略,强化林业产业发展智力支撑。现在看,人才匮乏已经成为林区发展的瓶颈。要围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充分发挥产业协会、林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作用,进一步扩大林业开放度,引进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高尖端人才。各级林业部门要强化行政推动作用,鼓励林区职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实施开展“转型发展、万人创业培训计划”,提高林区职工群众创业致富本领。加强智慧林业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林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林业经济发展层次。
(六)高度关注林区民生,推进林区社会全面进步
长期以来,全社会对林业多取少予,导致林区民生问题欠账很多,职工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加之当前正处于改革关键阶段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高度重视林区民生改善,切实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1.继续抓好林业职工和林农增收。坚持把职工收入放在民生改善的首要位置来抓,妥善处理好林业职工与当地城镇职工收入的关系,在岗职工与待岗职工收入的关系,普通职工与干部收入的关系,一般职工与特困群体收入的关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充分体现社会公平。要拓宽增收渠道,尤其要向内部挖潜要收入,把所有能改善民生的钱都用在职工增收上,对一些林业生态修复和森林抚育等重点工程项目,能林业职工自己干的,就坚决不能承包给外人干,依靠自身力量,安排职工就业,增加收入。通过1-2年努力,使全省林业一线职工收入达到当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同时,要多渠道做好林农增收工作,帮助林农发展一些绿色富民产业。
2.继续改善林区职工住房条件。最近几年,通过林业棚户区改造,改造了大数19万多户,林区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有3.5万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改造,而且这部分大多是特困户。今年要必保完成1.4万户改造任务,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帮助林区建一些廉租房。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确保棚改项目如期开工、按时竣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要巩固已有的棚改成果,切实解决好原有棚户区拆除和新建房屋产权办理等问题。
3.逐步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区这些年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长期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造成了现在的困难。据测算,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撵上来,大数需要70-80个亿。前年从发改委争取了10个多亿,去年又争取了6个多亿,开行贷款20亿元也落实了4.8个亿,今年要加大协调力度,把开行的20亿争取全落实,同时再从发改委争取几个亿,这样一步步的把林区的欠账补上来,最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问题。
4.着力抓好平安林区建设。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坚决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各级目标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加大投入,严格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隐患排查工作,努力建设和谐林区。同时,要做好春节等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工作,关心好老同志、特困党员、特困职工的生活,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三、关于推进工作落实的保障措施
当前,林业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大事多、难事多,开创性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目标确定之后,关键在于要抓好落实。各地、各单位特别是在座的各位领导干部,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出实招、鼓实劲,扎扎实实推进林业各项工作。
(一)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一是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目前,全社会都在应对经济下行,唯有生态建设持续升温,这是我们最大的历史机遇,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肩上的担子很重,发展的责任也很大。如果抓住了,林业很多长期积累的矛盾、建设发展中的难题就都可能迎刃而解;如果抓不住,我们回头看,很有可能会留下历史的遗憾。面对这种形势,我们林业干部一定要真使劲、真着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研究落实带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现在看,能落实好政策,只能是及格;落实政策并能争取到带有突破性的政策,为林业谋求更大的利益,才算是胜任。二是要勇于应对挑战。人最难的就是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事业发展也是一样。现在林业改革发展的压力确实很大,也非常富有挑战性。但越是在有困难、有压力的情况下,越是检验我们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一定要在能与不能、行与不行上想办法,把能办的事办好、把可能的事办成。在压力和挑战面前,如果选择退缩,不仅贻误事业,个人也会过的很平庸,只有那些勇于冲锋陷阵、直面挑战的人,才会推动事业进步,个人也会活得非常出彩。三是要全力推动工作创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感到很多工作如果久攻不下,没有成效,不是我们推进工作思维方式有问题,就是我们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必须通过创新来解决。我们林业目前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困难,当然有大的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但相当多的一些事情还是因为我们思维陈旧、方法不对头。因此,我们要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尤其要鼓励基层单位探索试验,既可以搞试点,也可以因地制宜,一局一策,一场一策,努力把我们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要努力扩大林业开放。林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属性,必须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这些年,林业之所以发展缓慢,主要是太封闭,开放程度不高,习惯于单打独斗。一是要借助外力发展自己。以超前思维和战略眼光,大胆引进国内外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先进实用技术。今后,要加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和包装,争取每年都有1-2个重大项目进入省政府招商平台。二是要借助各级党委、政府力量提升林业地位。积极主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努力将林业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赢得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分享地方改革开放成果,实现与地方同步发展。三是要扩大林业对外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努力运用报刊、电视、杂志、网络、手机等大众传媒,积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升生态文化素养,引领生态文化时尚。深入开展创建森林城市、森林小镇、生态旅游村、绿美乡村、十佳森林旅游企业评选和“关注森林”等各项组织活动,树立一批关注森林发展、参与生态建设的典型人物,建立和完善一批生态文化园区、博物馆、森林公园等基础设施,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和宣教作用。
(三)健全工作落实和责任追究制度。蒋超良省长来吉林后,多次强调工作一定要抓落实,不能光说不做,不了了之。要紧紧围绕全省林业重点工作,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见成效不收兵,一项项的推进落实。实事求是的讲,我们在座的都是林业干部,守土就应该有责,在岗就要有担当,就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现在开始,林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确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完成时限,建立可量化、可追溯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跟踪督导,用检查制度促进工作落实。要加强检查考核结果运用,对工作拖拉、作风散漫、任务完成不达标不及时的,不但要通报批评,并在下一年度的项目、资金、指标等计划安排上从严控制或不安排。
(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相关领导要严格执行“一岗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一级抓一级,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二是要加大对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管。国家林业局已经决定在我省开展林业资金稽查监管信息系统试点,明天还要在这里召开试点启动大会,具体工作我就不多讲了。总的想法就是要通过林业资金稽查监管网络平台,实现林业财政资金使用数据的及时传输,通过科学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对各项林业资金的有效监管。加大资金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定期对所有林业专项资金进行全面审计、动态审计和跟踪审计,确保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三是要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贯彻落实。探索作风建设长效常态机制,进一步巩固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全省林业系统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现在“春节”临近,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要认真遵守各项规定,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靡浪费等不正之风,廉洁过节、节俭过节、文明过节,带头过好“年关”。
同志们,新常态再一次把林业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阶段就要有新理念、新发展,就要抓住新机遇,推动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才能不辱时代赋予吉林林业人的神圣使命。春节将至,借今天这次会议机会,我也代表林业厅党组,提前向林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工作愉快,万事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