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委员:把长白山药材资源和教育资源结合好
去年年末,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一消息足够让国人骄傲,在我省的政协委员中引发了“共振”。1月25日,委员们聚在一块儿讨论时,话题之一就是我们这样一个中医药大省,还是教育大省,如何打好手中的“牌”,在其他经济业态下行情况下,发挥我省中药产业的优势。
把资源优势和科研优势结合
这几年,省政协委员乔森一直在调研我省的大健康产业,并提出了很多产业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乔森深有感触的是,发展大健康产业实际上就是要把吉林省的中医药产业优势发挥出来。
“从屠呦呦获奖可以看到,采取现代手段挖掘中医药宝库迎来了曙光。”乔森说,以前讲的更多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病,比如把中药生产成点滴等,可实际上有效结合的地方有限。
在乔森看来,阻碍中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材料,“咱们现在的中药不是深山采药而是种植药,所以跟其他农作物一样,存在着农药、重金属的问题。另外,就是中药应用没有一个科学标准,比如患者看病,医生摸脉,这次加一种药,下次减一种药,是医生个人在衡量用药。”
“吉林省有两大优势,拥有得天独厚的长白山药材资源,还是教育大省,高校的科研基础好,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结合了我们的人才和资源来充分发挥我省的优势。”乔森说。
中成药生产亟待智能化升级
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尤其在其他,比如钢铁、水泥建材等经济业态发展不明朗,甚至有下行的趋势时,中医药产业正在稳步增长。
而在中医药产业收入中占比比较大的则是中成药生产。“我省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多,品类比较丰富,要想提高咱们省中成药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抓住目前的‘互联网+’,工业信息化升级。”省政协委员刘晓峰说,现在大家都在提工业4.0,我们的中成药制造业也应该搞升级版,要用数据化、信息化手段进行智能制造,从而提高国内甚至国际竞争力。
这几年,刘晓峰曾到过很多国家的药厂参观、考察,他拿韩国的生产企业举例,“看完人家生产的东西就敢吃,为什么?因为工艺特别先进,生产过程中从头到尾完全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产品批次之间的差距非常小,产品的质量非常稳定。所以包括韩国的化妆品都能成为品牌。”刘晓峰说,国外的先进的数字化工艺值得我们学习。
中草药二次开发经济价值大
省政协委员姜丽红建议,要充分利用道地药材优势,做好品种的二次开发。她举例说,人参是吉林省的品牌,也是我省的拳头产品。怎样利用我们的品牌效应使市场最大化,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据姜丽红了解,2004年韩国高丽参出口额超过3.5亿美元。与我国中药注重原料种植相比,其对原料的加工操作规范,标准严格,且包装宣传到位,相同等级的参类产品单价是我国的25倍。
其次,姜丽红还建议,选育优良品种,扩大药源。“长白山虽然拥有居全国前列的药用生物资源,但形成规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道地药材并不多,主要有人参、五味子、鹿茸、刺五加、北柴胡、林蛙等十几品种,这也是在全国多个省份具有大规模的药材集散基地,而我省却没有一家药材集散基地的原因。”姜丽红说。
另外,委员们也提出了出台中草药保护政策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