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女子左腿长超50斤肿瘤 她想看到女儿高考
张世范的腿上长了一个大瘤子。 新文化网 王强 摄
对于父母来说,看着儿女升学、成家生子,是最大的愿望。但是对于 吉林 市的张世范来说,这个愿望却很难实现。她患有脊索瘤,左腿长了一个超过50斤的肿瘤,只能卧床。女儿今年读高三,张世范希望,有人能够提供好的治疗方法,哪怕只是延长生命。她想挺到看女儿高考,读大学。
江城女子换上脊髓瘤
张世范今年42岁,面貌清秀,如今因为患病,终日卧床,丧失了自理能力,只能在纸尿布上方便。张世范的胳膊和右腿,瘦弱的好像孩子一样,相比而言,左腿大腿上的肿瘤显得巨大无比。受肿瘤影响,左腿小腿和脚,水肿得厉害,皮肤里好像被充了气一样。
“其实我以前不这样。”张世范说,患病还要从2007年说起,有段时间她觉得走路费劲,平路还好,上坡或者上楼、下楼,都没法走。还没来得及去医院检查病情就严重了,一天早上,她发现自己完全没法走路了,家人赶紧带她去医院,医生说,她的后脑部,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脊髓瘤,需要开颅。
“我们做了开颅手术,出院时大夫说,这病爱复发,两三年后估计还得长。”丈夫刘吉说,果不其然,2010年,还是同一个位置,又长出一个肿瘤,张世范开颅,术后在家休息了一年,张世范又可以继续工作了。
错过截肢时机 肿瘤涨到超过50斤
消停日子没持续多久,2012年,张世范的左腿大腿上,长了一个很小的瘤,开始家人以为是粉瘤,没在意,没过几个月,这个瘤越长越大。
“我们去医院将瘤切除了,大夫检查后说,这是脊索瘤转移。”刘吉说,没过几天,左腿原位置,又长出一个小瘤,再次去医院,大夫说,该瘤周围还有两个隐性瘤,这是多细胞转移,建议截肢。
“因为该病极易复发,大夫说即使截肢也不一定完全好,我们没同意截肢,而是到处访民间偏方、看中医。”刘吉说,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效果,反而肿瘤已经长到了50多斤,再次回到医院想去截肢,大夫说,细胞已经扩散了,全身淋巴都是,没法截肢了。
“2014年4月,我们抬着她再次去医院,大夫说,可以做细胞移植或者靶向治疗,除了费用高外,也不一定能够根治。”刘吉说,如今他自己上班,每个月不到两千元的收入,除了要照顾媳妇,还要养孩子。家里已经欠了几万元外债,无奈,夫妻二人只能回家养着。
寻求良方 想看女儿考大学
如今张世范终日卧床,肿瘤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50斤,现在大肿瘤已经延伸至她的小肚子、腰部,张世范的头上也长出了三个小瘤,因为肿瘤吸收营养,张世范已经瘦得皮包骨。
张世范腿上灰红色的肿瘤,摸起来比一般的肌肤硬,上面清晰可见很多血管。肿瘤长到一定阶段,外侧的就烂了,目前大肿瘤上有几处溃烂后结痂的痕迹。
“有一次我帮她擦肿瘤,不小心碰到了血管,喷了一床的血,我和爱人一起用纸和手按着,好不容易把血止住了,如果止不住血,她和可能已经走了。”刘吉说,女儿今年高三,今年六月份就要高考了。看女儿高考、上大学是张世范最大的心愿。
“我姐就是心态好,要是没有孩子支撑,早就不行了。”弟弟张世海说。
“我丈夫太累了,要上班,每天还得抽空往家跑照顾我,我就想把这个大的肿瘤去掉,最起码能动,能帮帮他。”张世范一方面心疼丈夫,一方面心里也抱着希望,她想要挺住,看孩子升学。
“姑娘就要高考了,我想挺着,最起码看孩子读大学,考前我不能出事,影响孩子。”张世范夫妻,希望有好心的市民,帮忙想想办法,提供治病的良方,帮她延续生命,圆她一个,很可能是今生最后的梦想。
医生:医学病例上很少见
据吉林市中心医院肿瘤介入科医生史沛介绍,脊索瘤是局部的侵袭性或恶性肿瘤,是累及斜坡与骶尾部常见的硬膜外肿瘤,由胚胎残留或异位脊索形成。主要发病人群是60岁左右的中老年,也亦发生于其他年龄。脊索瘤是由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发展而成,是一种先天性肿瘤。早期肿瘤表面呈分叶状或结节状,有不完整的包膜,色灰白或灰红。瘤组织中可残留碎骨性或骨小粱间隔,软组织钙化,晚期易出血、坏死和囊性变,以单发病灶者多见。
“这些肿瘤可以发生于沿脊柱中轴的任何部位,但以斜坡嘴侧和骶尾部最常见。其生长缓慢,在出现症状前,往往已患病5年以上。”史沛说,脊索瘤的生长虽然缓慢,但其局部破坏性很强,晚期可转移。因肿瘤继续生长而危害人体,且手术后极易复发,故仍属于恶性肿瘤。
“这么大的腿部脊索瘤,在医学病例上很少见。”史沛说,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提高,对脊索瘤的治疗中外科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病人能获得治愈。但病人在脊索瘤切除后,应尽早,定期到医院进行CT或MRI检查,以证实肿瘤切除程度与是否有肿瘤残余,对于拟定术后辅以放疗与否或定期随访有重要指导价值。
求助:谁来提供治疗方法
如果您对该病有些了解,知道如何治疗,能够帮忙去除大肿瘤、延续张世范的生命,帮这位母亲圆梦,可以拨打新文化新闻热线0431-96618。
新文化网(温月 杨晋浩)
更多吉林市的信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在江城微信公众平台或搜索微信公共账号:xwhbz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