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市场何时走出“寒冬”

17.07.2015  16:53

据中华粮网消息,进入6月份后,气温不断升高,国内大米销售速度明显放缓。随之而来的便是工厂日加工量下降、停机检修现象开始增多。并且,大部分工厂表示长期以来,大米加工利润已触底或是处于亏损状态,那么这一现象的会持续多久,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自2004年开始国家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实施10年以来,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逐年上调,早籼稻累计上调0.65元/斤、中晚籼稻累计上调0.66元/斤、粳稻0.80元/斤。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上调,虽然让农户的利益得到了保证,但对于稻谷深加工企业来说,稻价的不断上涨,使得收购、存储、加工成本不断增加,而加工利润空间却不断被挤压,原粮与大米实际价格形成倒挂现象明显。

据了解,进入今年6月份,国内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不足20%,个别年加工10万吨以上的企业日加工量仅为日产能的1/10。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4月全国通过官方渠道进口大米330236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2.64%,月度进口量触及2013年以来最高位。以上数据均为正规进口量,还不包括走私大米。

自进口米入市以来,我国大米加工行业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特别是进口米影响范围从销区不断蔓延至产区,多数米厂表示,生意越来越难做!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进口米以低廉的市场价格与国产米分得一杯羹。截至6月,进口越南504大米广东佛山批发价为3500元/吨,与普通2014年产东北圆粒米价差达960元/吨,价格优势明显。较大的价差诱惑国产米与进口米进行勾兑,降低成本,刺激出货量,此现象在稻米主产区较为普遍,销区市场勾兑米已成为主流。

若稻价一直下不来,米价上涨乏力,后期国产米与进口米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米市难走出“寒冬”,迎来春天的时间将会更加漫长。笔者认为,米业当前应该做的便是保证大米品质、力争做精做细。拒绝眼前利益,提升品牌效应,才能在未来大米行业洗牌过程中,保住优势,进而不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