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打工仔成调律师 为6000多架钢琴寻回精准旋律
原标题:从农村出来的打工仔靠着一种吃苦精神硬是学会钢琴调律 27岁调律师为6000多架钢琴寻回精准旋律
高海龙正在给钢琴调律 新文化记者 阚旋 摄
一架钢琴,88个琴键,每个琴键都拥有专属的音律。这些声音的传递,源自隐藏在钢琴外壳之下的8000多个部件,一旦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出现偏差,琴键就无法传达准确的音律———这是属于钢琴的秘密。
高海龙就是探寻这个秘密的人。瞬间听辨每个音律的准确性,操控钢琴的每个构成零件。从业4年,为6000多架钢琴寻回最精准的声音。他的职业,是钢琴调律师。
作为一名音乐白痴,当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职业,顿感不明觉厉。外表看来,27岁的高海龙是个普通青年,说话声音低低的,笑起来很腼腆,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每天都在做着在我看来非常文艺且高深莫测的工作。
高海龙说,他确实是个普通青年,而且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要不是当初在穷途末路时作出的一个特殊决定,就不会有现在的调律人生,他或许依旧是一个在城市里辛苦打拼的农民工。
■选择
边打工边学弹琴
如今从事与钢琴息息相关的工作,其实早有伏笔。
高海龙家在长岭县太平川镇的一个农村,从小,他就有一个村里人看起来很奇葩的爱好———钢琴。他说,当时全村没有人懂钢琴,连见过钢琴的人都是少数,唯一的一架钢琴,是在村口教堂里,但没人会弹。
上初中时,听说学校有一位音乐老师会弹琴,他一有时间就去跟着学,但是因为所在环境的限制,他并没想到以后把音乐当做出路。2007年,高中毕业,和村里的同龄人一样,高海龙面临着三种可选择的人生轨迹:考大学、去打工、留下来种田。最终他选择去大连的一家酒店打工。
这份工作很累,工资2000元左右,每天要工作12小时,也很少有休息日。但高海龙仍然坚持在做,因为他要靠这份工作赚到的钱,养活自己不赚钱的梦想。“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我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学钢琴的学费。”他说,从那时候起,他每周都要去学钢琴,后来还花了4000元买了一台数码钢琴,这笔钱,对当时的他来说是笔“巨款”,这是节衣缩食省下来的,“人总要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代价,不然怎么能算是梦想呢?”
■追梦
辞职学习钢琴调律
在酒店打工,终归不是长久之计,2009年,不甘于现状的高海龙,开始考虑换一份工作。
另外,因为勤奋与热爱,他对钢琴也越来越熟悉,弹得也越来越好,钢琴老师发现,他对音律把握得很准,听辨能力也很强,于是就建议他去学习钢琴调律。“我当时对这个行业很陌生,觉得很冷门,但是也意识到,越是冷门,就越有市场,因为拥有钢琴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他说。
但是,在高海龙的父亲看来,要把钢琴当事业,有些太异想天开,“以前他在家的时候去弹钢琴,我就觉得没啥意思,但是当个业余爱好去玩一玩也就算了,现在要花钱去学,竟然还要学修钢琴,简直是开玩笑。”当时,他在电话里和高海龙反复争吵,“太不切实际了,哪有那么多钢琴给他调?”
父亲的强烈反对,并没有让高海龙改变想法,“我已经站在一个路口,如果沿着原来的老路朝前走,肯定是一条死路,我必须转弯,就算还是死路,也只能这么选择。”他说,对于他当时的处境而言,从事钢琴调律行业,是现实与梦想的最佳平衡点。
2010年年初,在钢琴老师的推荐下,高海龙辞掉工作,背负着家人的抗拒与对未来的自我迷茫,带着仅有的一万多块钱,踏上了赴京学习钢琴调律的旅程。
■坚持
一个音每天听几小时
高海龙去的是中国乐器协会与一家钢琴厂合办的钢琴调律师培训学校,入学前,需要对钢琴基础、乐理知识以及听音能力进行测试,他顺利通过了。
当时和高海龙一起入学的还有20多人,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在从事与钢琴相关的工作,有的是钢琴老师,有的在开琴行,学了钢琴调律之后,他们都有确定的用武之地,只有高海龙是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个毕业后没有确定出路的人。更糟的是,交了学费、预留了学期内的生活费之后,他已身无分文,“除了努力学好,我没有别的选择。”
课程是全日制,所学习的内容,枯燥得始料未及,“每天反复听音,一个琴键音,反复弹,每天听三四个小时。”高海龙说,经常有同学听到睡着,甚至当场抓狂,“每天做梦都是嗡嗡的声音。”此外,就是通过两音同时按下时产生的拍音,计算其他音高的标准,需要公式,用赫兹去计算,而且一架钢琴的88个音、8000多个部件,每一个都要完全熟悉并且迅速判断,“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不停地学、不停地练。”
也是因为这样,有的同学中途放弃了,也有人宣称,以后坚决不做调律师,不然肯定会疯掉。但是高海龙就是坚持下来了,并且从中找到了乐趣,“可能再也没有人能像调律师这样,这么熟悉一架钢琴的全部。”
■成功
成为专职调律师
2011年,高海龙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老师破格把他推荐到了钢琴厂,为出厂的钢琴调音。此时,他已只身在外近4年,对于他曾经的决定,家人也已默认。于是,一年后,他决定回家,到长春工作。
回归之后的工作过程,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长春拥有一个庞大的钢琴市场,专业的调律师也不多,但是绝大多数的钢琴调律工作几乎都被琴行和学校所掌控,高海龙虽然掌握着技术,却没有用武之地,无奈,只能先在琴行做钢琴销售员。
不久后,他在担任销售的同时,也开始为店里的钢琴调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因为对钢琴音律不重视,影响到学习效果和钢琴的使用寿命。于是,无论是否在工作时间,只要有顾客向他咨询音律的问题,他都会尽心地帮助调整每一处细节,与此同时,他也考取了国家高级钢琴调律师的资格,并且修读了大专课程。
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认可高海龙的专业调律能力。2014年年初,他离开琴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专业钢琴调律师,每天至少要为3架钢琴调律,“钢琴至少每隔半年就要进行一次调律,否则肯定会影响学习和使用,而且钢琴越好、使用的机会越专业,对音准的要求就越高,音乐会上使用的钢琴,每一场下来,都要调一次。”他算了算,从业至今,4年间,他至少为6000台钢琴调律。
曾经一起学习调律的同学,现在仍有联络,但是真正从事调律行业的人,目前只有5个,而高海龙是其中唯一一个专职调律师。在长春,像高海龙这样的专业钢琴调律师也为数不多。他的一位同学说,如此枯燥且极其考验专业及耐心的工作,高海龙竟然一直在坚持做,“非常佩服他,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这份执着。”
如今的高海龙,每天仍旧穿梭在不同的钢琴之间,为它们寻找最精准的声音。拥有这些钢琴的人,很多都是学琴的孩子,看到坐在琴键旁的他们,高海龙好像看到曾经的那个自己,在教堂那架音律不怎么准的旧钢琴前,舍不得离开的样子,“现在他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支持,也有广阔的平台,我希望他们都能坚持自己的热爱,不要浪费时间与机会。”
在88个琴键之上弹奏出音律的美妙组合,依旧是高海龙戒不掉的爱好,但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了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多年坚持,他终于让曾经被村里人视作奇葩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新文化记者 赵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