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要重视实行格局

29.06.2015  16:21

  一直以来,受垃圾分类推广过程中一味注重具体做法与措施﹑忽视可复制模式与制度建设的长效性,一些地方存在垃圾分类试点短命、分类失败等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系统分析垃圾分类推广经验,以坚定方向,统一认识,全民行动,推动垃圾分类上新台阶。     

  首先,推行垃圾分类,保护与节约资源环境是方向,必须坚定这个方向。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首先树立方向自信,围绕这个方向有效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促成全民行动局面,推动垃圾分类迈上社会自主自治和创新驱动的垃圾治理新台阶。     

  其次,垃圾分类是一项实操活,需要有具体做法和措施来完成,但更是一项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建立实施模式和保障模式顺畅运行的规章制度。相应地,政府发动、组织、推动垃圾分类并使之迈上垃圾治理新台阶时,不仅要有灵活实用的具体做法与措施,而且需要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与措施模式化、制度化和民俗化,形成科学周详的制度设计,并使之深入人心。如果把具体做法与措施比喻为树木,实施模式就可比喻为森林,法治、制度和民心既是森林的精灵,也是护林使者。因此,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垃圾分类模式是可复制、可持续的垃圾分类运行机制,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谁通过什么抓手来促进居民分类。目前成功的垃圾分类模式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回收方以回收(回馈)促分类,但促进或督导方法以及公众分类方法却是各具特色。美国盈利性“再生银行回收模式”是通过再生银行这一回收企业来督导分类,采用的具体做法与措施是购买干垃圾和拓展利益链等。巴西“赛普利模式”强调的是通过赛普利这个协会促进分类与回收,德国“双元模式”强调的是通过包装协会的回收与公众的投送促进包装物的分类与回收。国内资源回收模式是通过供销社以回收促分类,也曾是一类成功模式。     

  实践表明,垃圾分类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以广州垃圾分类为例,广州垃圾分类实践近20年,不断吸收国内外垃圾分类成功经验和反思国内资源回收过度市场化教训,探索政府、社会公众、市场力量的融合之道,走出了一条坚持二级分类、以低值物回收利用促进垃圾分类和第三方企业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完善了垃圾分类第三方企业化服务模式。此模式具有3个特点:一是坚持二级分类法,二是以低值物回收利用促进源头垃圾分类,三是坚持企业化运作。二级分类法是一种现实选择,是培育公众自觉分类的手段。以回收促分类是模式的核心,回收、二次分选和源头分类服务三合一是模式的基本框架,推动源头分类是模式的目的,企业化运作是模式的动力和推动源头分类的保障。政府对低值物回收给予财政补贴,并协助第三方搭建业务运作平台,确保第三方企业化运作,是模式可持续的关键。 

 

      来源:中国环保网

 

 

(责任编辑: 省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