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不仅充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要求,而且具体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义,开创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新气象。毫无疑问,这些论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的新飞跃、新境界。
●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再到即将迎来“决胜阶段”。当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融在一起,必定能迸发出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行。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但它首先坚持的是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汇成一句话就是人民至上,因而始终围绕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履行的历史责任。
●对广东而言,把中央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要求,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第一个率先”,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率先”的新征程。
历史的书写有其不可改变的内在逻辑。2015年10月这个金秋时节,注定将载入史册。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出发,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又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强调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又注重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5年国家的发展蓝图。
这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行动纲领!
这是一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所作出的战略抉择。而贯穿“十三五”规划《建议》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六个原则,首要的便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必须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就意味着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建议》进一步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以鲜明的发展理念引领实现更加科学的发展,绘就了指引中国发展航船向梦想前行的路线图。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发展观之中的深刻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伟大的《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自己的全部奋斗实践中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追求,以实现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通俗地阐释:“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到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从七大开始,我们党就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进党章的总纲,明确“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用心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帮助他们组织起来,为实现他们的需要而斗争”。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形成一条在一切工作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且90多年栉风沐雨,持之以恒坚定地践行。正是依靠这个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三大法宝之一的群众路线,党团结并带领广大群众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和价值追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光明的前景。
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些朴实、生动、真切的语言,涵盖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努力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等方面,阐明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表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充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要求,而且具体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义,开创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新气象。毫无疑问,这些论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观的新飞跃、新境界。
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然掷地有声,成为指导我们“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发展的新的思想灵魂。
只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思想理论,才能指导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为之不断奋斗的伟大事业。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始终牢记人民利益至上这个根本,极其有效地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向上、共创美好生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切发展的依归,我们就一定能够最终成就“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处处得到体现。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福祉,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在《建议》之中,就是将人民的幸福置于蓝图的中心位置,民生福祉将获得实打实的增进。换言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是《建议》的“试金石”。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之一,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在社会治理层面,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精神层面,做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时着重指出,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总书记尤其关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认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为此,总书记算了笔细账。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若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因此,通过采取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具体讲,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透过这笔细账,我们看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践行,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不仅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也是全面的。在覆盖人群方面,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在涉及领域方面,它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
毋庸讳言,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我们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就是提升小康水平线的过程。方方面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经济发展守住民生底线,以社会进步创造更好生活。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萦绕了数千年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小康已经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再到即将迎来“决胜阶段”。当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融在一起,必定能迸发出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行。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魂;五大发展理念是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正确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它凝结着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新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新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又赋予了时代内涵。发展思想是发展理念的指南,发展理念是发展思想的核心,昭示着方向。科学的发展理念是总结反思发展经验教训、准确判断发展趋势的结晶。
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但它首先坚持的是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汇成一句话就是人民至上,因而始终围绕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把握五大发展理念,首先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其次要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第三要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第四要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第五要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显而易见,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那么,为谁创新?为谁协调?为谁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谁开放?谁来共享?都是为了人民,人民共享,每个中国人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明确了发展的本质要求,而且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弄清发展“为了谁”,才能找准发展指向;弄清发展“依靠谁”,才能凝聚发展力量。为什么人、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准。
五大发展理念所明确的发展路径,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也要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做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成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的过程。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发展的新进步。
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要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认识到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这场深刻变革,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把适应人民的发展期待作为根本工作指向和全部价值追求,没有什么使命比这更加光荣,没有什么事业比这更加崇高。
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履行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适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作为根本工作指向和最高价值追求,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我们的干部必须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在强化群众观点、发展人民利益、切实让人民满意上下功夫,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谋划和推动发展。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激发出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我们的事业就能够破浪前行,稳步推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共产党是为人民、为民族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始终与群众在一起,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为抓手,以反腐倡廉为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种种举措,无一不是在强调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重申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
从“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坚持不懈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党始终和人民心连着心,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岁末考察广东时指出:“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对广东而言,把中央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要求,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第一个率先”,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率先”的新征程。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马上就要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广东的“率先实现”,意味着还要快人一步。日月如梭,时不我待。全省广大干部务必深刻领会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判断和决策部署,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会精神上来,融会贯通到工作实践中。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广东新发展,切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彻到我省的发展战略、发展举措和发展实践中,努力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我们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集中力量补齐社会民生事业、生态环境、区域协调发展等短板,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强化对口帮扶工作,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尤其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此来校正和调整既往发展的方向、速度以及方式、方法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等关系,立足于实际情况作决策,着眼于群众需要谋发展,使广东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
我们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伟大新征程的序幕已经拉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不仅描绘了“十三五”规划蓝图,更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的冲锋号。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将在我们手上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紧紧依靠人民,万众一心,扎实奋进,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