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地震时怎样自救互救 地震体验室里找答案
地震体验室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自救?”只要大家走进位于北环城路与金钱路交会的二道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展览馆就能得到答案。7月16日,随着这个防震减灾科普馆开馆,记者也在这上了堂科普课。
地震“发生”震动 让人站都站不稳
当日,记者带着对防震减灾知识的需求,与吉林省地震局以及各市(州)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二道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展览馆。走进这里的第一眼,就能看见“防震减灾主题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等标牌。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还能看到有应急停机坪、应急供电、应急供水、应急医疗救助等在应急突发事情发生后的生活必须保障点。
“在这里,大家能够看到和感受到所有地震发生时的情况。”工作人员边演示边解说,告诉记者如何收集地震波和分析地震事件发生时间、地点、震源和震级的整个过程。为了第一感觉体验地震发生时的震动,记者也走进模拟地震体验屋,只见屋子里面模拟家庭环境摆放着沙发、书架,墙面上挂着电视。随着工作人员按动开关,地震体验屋下面安装的震动弹簧装置就开始工作并动起来,在电视屏幕里,4级、6级、8级地震发生时的震动强度也不同程度出现。当记者试图站立起来“逃生”的时候,8级“地震”的震感也让站立难以实现。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这个地震体验屋是在一个虚拟的动感平台上,模拟地震的横波、纵波及抖动等,并且通过频闪灯、视频音响等特效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让体验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屋最高能模拟8级地震,也就是汶川地震时的情形。”工作人员介绍说。
即日起免费开放
并向市民讲解避灾知识
“光体验还不行,体验后,要让大家学会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学会自救、互救技术,提高防震意识和自我防御能力,并在模拟的环境下,增强临震应变能力。”二道区地震局负责人说。
从现在开始,二道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展览馆以及防震减灾主题公园等都将免费向市民和学生开放,也将向大家讲解如何避灾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