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国际人道主义光辉闪耀东方战场
新华网上海8月16日电(记者许晓青 周文其 王琳琳)历史,在同一时空,有时会发生惊人的巧合。
70多年前,在上海这座远东大都市里,当中国人为约3万名遭到欧洲纳粹迫害而逃亡的犹太难民提供帮助时,也有一批国际人士在上海通过创立“安全区”的方式,拯救在抗战烽火中流离失所的约30万中国人。
最早挖掘上海“安全区”故事的历史研究者之一、美国学者阮玛霞起初也研究二战时期的上海犹太难民,后来将犹太难民问题与战时中国难民问题打通,向世界首次详尽介绍了以法国神父饶家驹命名的“安全区”诞生的来龙去脉。
饶家驹时任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副主席。1937年11月,他在上海南市老城推动设立“难民区”,作为确保无辜百姓日常生活的安全区。研究表明,这一安全区一直维持至1940年6月,至少保全了超过10万中国人的性命,而广义上保护了约30万中国人免于死亡。
“饶家驹安全区”的概念,曾对二战以后日内瓦第四公约的制定产生积极影响。在相关注释中曾两次出现“饶家驹安全区”抗战时期在上海设立的案例,其主旨是肯定在战争中设立保障平民安全的避难区域的重要示范意义。
中外学者认为,二战东方战场上国际合作的多种经典案例交融于上海这座城市,无论是“饶家驹安全区”,还是犹太难民聚居区,都让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东方战场熠熠生辉。
上海历史学者苏智良最近呼吁,原“饶家驹安全区”地域范围与上海犹太难民聚居区联合申报加入世界遗产名录。他认为,这是二战期间东方战场上中外合作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有必要尽全力留住历史的真相,让后人牢记历史,才能更加珍爱和平。
事实上,在二战期间,还留下了许多中外并肩合作对抗法西斯侵略者的佳话——有“中国辛德勒”之称的何凤山为犹太人签发了大量“生命签证”;一大批美国、苏联空军飞行员加入援华志愿飞行队伍,许多人甚至为此献出生命;在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等战场上,都有中国援外力量的身影;在艰苦卓绝的中缅印战场上,中国远征军用生命为世界反法西斯进程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所付出的牺牲也是最惨重的。中国的抗战可以追溯到1931的“九一八”事变。14年间,全体中国人是法西斯势力暴戾血腥侵略行为的直接见证者,更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
中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之一,不仅通过战胜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向世界彰显通过国际合作践行人道主义、保护无辜民众生命安全的种种可能性。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为战争年代的人们提供温暖和慰藉,在和平时期,这种宝贵、纯粹的正能量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在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局部动荡依然时有发生的今天,二战中中国和其他国家通过开展国际合作、践行人道主义从而形成的经验和模式,对推动全球治理机制的变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