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祚教授应邀来院(会)作学术报告
报告会现场
12月17日,国家社科规划办原主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应邀为院(会)作题为“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邵汉明院长主持。院(会)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报告会。
张国祚教授作学术报告
张国祚教授的报告分三部分内容:一是关于软实力的概念问题。张教授在报告中解读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软实力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主要将之界定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吸引力;二是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三是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国祚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软实力的前面加上“文化”二字,意味文化的因素是要渗透到软实力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这是中国人同美国人对软实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的重要区别。约瑟夫•奈是把文化透明,上升到制度、价值观、话语权,是平行并列展开的。在我们看来,文化居于突出的位置,它是更高层次的。约瑟夫•奈将软实力作为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一种工具。我们则将其看作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外要树立中国的形象,对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等等存在很大交集,这是我们同美国人对软实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的又一重要区别。
二是关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问题。张国祚教授深刻阐释了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软实力的重要性。他以苏联解体和19世纪中国的发展为例,回顾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如果说物质硬实力不行,那么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跑,一打就败。如果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行,那么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败,苏联解体就是因为软实力不足而不打自败的最典型的案例。回顾中国发展的历程,张教授认为,中国能从濒临亡国灭族的边缘,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的出现,其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才使中国从濒临灭种的边缘到如今蓬蓬勃勃发展,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是关于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强调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其实就是在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因为文化软实力就是要起到一种凝聚人心,引导人心向善的作用,同时,团结整个社会的鼓舞力、感召力、动员力。另外,无论我们在多少方面做工作,做努力,最重要的是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四层含义,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最后,张国祚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结束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根源”。
邵汉明院长高度评价张国祚教授的报告,认为报告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视野的广度,更有意境的高度,听后使人很受益,也很受教育。报告不仅从知识上给予大家很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社科院今后的研究工作有很多启示。通过学者的研究,争取对吉林省软实力的建设,对东北软实力的建设,对国家软实力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隋滨竹)
文章来源:院(会)科研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