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乡村 造福百姓——吉林经开区包保三台子村见闻
近日,记者走进吉林经开区三台子村,树木成行,白墙蓝瓦,道路干净整洁。文化大院里,大秧歌天天扭。说起村子发生的变化,村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吉林经开区在包保三台子村这两年里,帮村里绿化,建卫生室、文化大院,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到三台子时,正赶上施工队进驻。听村民常国清介绍,他家有一块地临河,2007年到2010年这四年间,年年种庄稼都会被淹,连种子钱都赚不回来。今年,经开区管委会了解情况后,决定帮助村里修建三座桥,彻底整治这条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宪告诉记者,这几天桥梁建设马上就要开工了。
村民解魁忠10岁时拾到一枚日军遗留下来的炸弹,在拆卸过程中右手三个手指被炸掉。1991年,残疾老伴丢下他和10个月大小儿麻痹的儿子离家出走。二十多年来,解魁忠带着残疾儿子磕磕绊绊地生活,穷得连房子都修不起。打不起井,老解夏天到村外大井去挑水,冬季大井封死了,就上左邻右舍家去挑水。开发区管委会派来干部了解他家的实际状况,主动对老解说,再有困难就找管委会,咱一起解决。不久前,管委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帮老谢盖起了一栋50平方米的新砖瓦房,还打了一口井,建了猪舍、购买了两头种猪。管委会主任郑国学自掏腰包为老谢买来大彩电。现在,爷俩一个干农活、一个养猪,日子一天比一天好。4月初,管委会包保干部还为老谢购买了种地所需的种子、化肥。
以前,三台子村一直没有集体收入。2013年,经开区管委会帮助三台子村联系了区内几个企业,村里派出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去承包土建工程,村集体一下子就打了翻身仗,当年收益14.1万元。吉林经开区还主动为村民当“红娘”,协调劳动部门介绍该村103名适龄村民到开发区企业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据介绍,村民到家附近的九新化工集团公司上班,打工、种田两不误。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贫困户也由原来的六七十户,减少到一两户了。村集体有了收入,去年投入45万元,进行文化阵地建设,建起了文化大院、卫生室。此外,还投入10万元进行绿化亮化,改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