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五批援藏工作综述
吉林援建工程(丁隽 摄影)
吉林援建工程(丁隽 摄影)
在那东山顶上,讲述着援藏大爱;
美丽的日喀则,叙述着援藏深情。
一个在祖国的东北,一个在祖国的西南;一个有着茫茫长白山,一个有着巍巍珠穆朗玛峰;一个流淌着清澈松花江,一个流淌着圣洁雅鲁藏布江。吉林、西藏,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省份,却因一段援藏情,被紧紧的连在一起。
2013年6月,以韩阳为总领队的吉林省第五批援藏干部,胸怀安边兴藏使命,辞别故乡亲友,翻越万水千山,踏上援藏征程。他们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挑战,来到世界屋脊、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日喀则。他们为这里的发展与稳定,默默奉献着青春、智慧、汗水、热血,在神奇壮美的后藏大地,开始了一段平凡而不平常的援藏征程,书写下吉林与西藏厚意深情的新篇章。
说到吉林援藏干部即将离藏,盲童学校校长阿珍留下泪水(丁隽 摄影)
缘藏——亲情绽放,缘牵西藏
“我知道,格桑绽放,摇曳着风铃。格桑和风铃,是我的眼睛,让我看到美好风景……”在日喀则盲童学校,孩子们用质朴的声音唱起韩阳为盲童学校创作的歌曲《美丽的眼睛》,送别将要离藏的吉林援藏干部。
一次偶然的相遇,牵启了第五批援藏干部与日喀则盲童学校的不解情缘。“吉林援藏棒,吉林援藏帅,吉林人更美。”日喀则盲童学校校长阿珍竖起大拇指。说到第五批援藏干部即将结束工作返回吉林,阿珍校长留下泪水,那泪水有感动、有不舍。
吉林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一切援藏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亲情援藏理念,引领各项工作。
藏族孩子扎西罗布感谢韩阳书记的资助(丁隽 摄影)
开展走访慰问,细雨温暖人心。先后走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帮扶困难人员200多人,捐献各类救助资金50多万元,与西藏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开展“亲情随手拍”活动,为许多藏族同胞,送上人生的第一张照片,送去汉藏一家的温暖亲情。一幅照片,看似简单,却意义非凡。在偏远农牧区,农牧民家中大多没有自己的照片。援藏干部中心组专门制定文件,鼓励援藏干部随时随地随手拍送照片。
持续推动援藏题材影视剧拍摄和文艺作品创作,致力推进民族文化交融。引进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到西藏投资,援藏干部创作一批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参与创作影视剧本,以优秀文艺作品浸润民族团结之魂。同时,筹建文化援藏主题网站,打造文化交流新媒体平台。并首次举办吉林-西藏文化交流周活动,增进吉藏两地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
深入挖掘西藏优秀文化,助力西藏走出去。推动编纂出版《魅力后藏》书系,推进唐卡产业化发展,加强西藏优秀文化遗产宣传推介力度。同时,发挥吉林省文化援藏促进会作用,建立吉林省文化援藏中心和名人工作室,组织出版《我在喜马拉雅》,在知名刊物刊发文化地理专栏。
藏胞告诉记者,有国旗的地方就是家!(丁隽 摄影)
全力参与抗震救灾,患难更见真情。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我省对口援助的定结、萨嘎、吉隆三县,均受灾严重。援藏干部中心组在震后第一时间传达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和西藏各级党委、政府部署要求,指导三县工作组,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全体援藏干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与受援地干部群众患难与共,始终坚守在抗震救灾工作前线。我省共向灾区捐赠政府性救灾资金540万元。
援藏——援助西藏,建设西藏
美丽的日喀则,白天蓝天白云,傍晚红霞满天,夜晚漫天星辰。晚饭过后,藏胞们来到幽静的贡觉林湖边散步,宁静、安详。
贡觉林湖是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我省第五批重点援藏项目。援藏干部中心组邀请吉林省规划设计院,以“东情西韵、珠联璧合”为主题进行规划设计,建成日喀则城市旅游新景观和市民休闲好去处。
援藏项目是援藏工作的主要载体。进藏后,吉林第五批援藏干部中心组立即深入日喀则各地各部门开展调研活动,了解民情实际,规划39个援藏项目,计划投入援藏资金1.8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下项目的资金占到83.88%,改善民生的资金占到81.20%。实现了项目资金重点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农牧区和事关民生的领域倾斜,扶持农牧民生产生活,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定结、萨嘎、吉隆三县建设的温室大棚,不仅推广了农业科技、实现增产增效,更让藏族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
2014年、2015年被援藏工作队确定为“援藏项目建设落实年”,援藏项目合法有序推进。集中援藏资金建设的贡觉林湖旅游建设工程、定结县日屋路、吉隆县三条市政路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成;整合援藏资金与地方资金捆绑使用的日喀则民族剧院二期、定结县整村推进项目、萨嘎县旅游服务中心等圆满收官;争取计划外资金及实物对日喀则吉林路路面维修改造,焕然一新的吉林路架起了吉藏携手通向美好明天的幸福之路。
援藏工作队在推动项目援建的同时,不断加强智力援藏,组织人才培训30余期、600多人次,夯实受援地人才储备和发展基础。
我省援藏医生正在为藏族老阿妈检查病情(丁隽 摄影)
受高原自然条件影响,西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而受当地医疗卫生条件限制,很多先心病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援藏干部积极协调省内有关部门,继续为日喀则免费诊疗先心病患儿,筛查初诊97人、手术治疗30人、复查140人,手术全部成功,挽回了30名患儿的健康和30个家庭的幸福。
没有取暖设备,我省援藏干部烧牛粪取暖(丁隽 摄影)
没有自来水,我省援藏干部自己在室外打水(丁隽 摄影)
圆藏——团结友爱,圆梦西藏
答:“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团结奉献、奋发有为”吉林援藏干部用新时期吉林援藏精神作出回答。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援藏工作队把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成立吉林省第五批援藏干部中心组,下设秘书组、组织组、宣传组、项目组和三个县工作组,在援藏干部中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制定并落实30多项规章制度,为援藏干部和援藏工作建立基本的行为准则。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树立吉林援藏干部形象。
吉林援藏干部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在单位值班带班、加班加点。有多位同志在春节期间,坚守在维稳一线。有的援藏干部,到艰苦农村,长期带队驻村。有的援藏干部,向组织提交申请继续在西藏工作。
我省第五批援藏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藏语(丁隽 摄影)
藏族老师教援藏干部如何用藏语写自己的名字(丁隽 摄影)
进藏以来,援藏干部白发多了脸黑了,身子廋了心大了,先后有30多人次病倒,20多人次住院,44名援藏干部中有34人心脏机能明显退化。即使这样,他们依旧认定“三年援藏,我无怨无悔。”
萨嘎县城所在地海拔高达4513米,加上经常停电停水,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援藏干部经常失眠、头痛、胸闷、流鼻血、食欲不振,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但他们依旧以顽强的毅力坚守在县里的工作岗位上。
定结、吉隆都有海拔较低、风光秀美、气候宜人的陈塘沟、吉隆沟,但援藏干部除了工作需要,从不私自到沟里去“享福”,依旧坚守在海拔4300多米高的县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吉林援藏干部以家国情怀撑起坚强信念,以集体温暖化解高寒缺氧,以团队合力战胜困难险阻,在雪域高原书写了无悔的青春赞歌。
“我们是吉林的男子汉,肩负责任上高原,祖国东北和西南,相隔万里心相连。我们是援藏的男子汉,西藏就是新家园,民族情谊记心间,扎西得嘞苦也甜……”相信这首《吉林援藏歌》会一直在雪域高原传唱下去!(中国吉林网记者/丁隽)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