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气方能聚力量——吉林推动干部作风建设促老工业基地振兴
新华网长春7月16日电题:正风气方能聚力量——吉林推动干部作风建设促老工业基地振兴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郎秋红、宗巍
面对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吉林上上下下正谋划新一轮振兴的良好开篇,以问题导向促作风建设,塑干部队伍夯实发展基础,建制度体系凝聚力量,通过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不断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党的建设:筑牢作风建设基础
7月10日,第十二届长春汽博会现场,10分钟简短的品牌入场式即开幕。重大展会不搞开幕式、重大项目开工不搞剪彩在吉林已成惯例。近年来,吉林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重点抓两头:一头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一头是基层党组织的多数。
吉林把今年作为“问责年”。两个月内,纪检监察部门约谈220多名领导干部。前5个月,立案查办涉及一把手的违纪案件167件,其中有32件涉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基层党组织是群众身边党的形象的集中体现。吉林选取100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启基层党组织建设。
吉林拿出20亿元建设社区场所,各级财政每年投入2.5亿元用作社区党组织经费,每年新增1.87亿元提高社区干部工资。全省1300多个社区全部建成500平方米以上的场所,社区经费平均20万元,社区“两委”成员工资平均3200元。所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实现了转化提高、晋位升级。
近日记者来到长春市长山社区,在宽敞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服务窗口一应俱全。社区书记吴亚琴说,一般的事情不用出社区就能办理。
随着党建工作不断推进,吉林也成长起一批能干事、受拥护的优秀干部。这其中既有扎根社区的“时代楷模”吴亚琴、“全国社区工作之星”王淑清,也有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的庞庆波、张宝才。
吉林省委认识到,要实现全面振兴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根本是要着力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选拔一批什么样的干部?吉林的导向是凭德才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看公论定取舍,让能干事的干部有奔头。
庞庆波曾在通化县任职,在只有十几万人口的小县城,他干得有声有色。调入人口60多万的梅河口市后,他选择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支柱,加快老城区改造,推进大病救助。几年来,梅河口市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市第一,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吉林省委最新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意见中,事业第一放在突出位置。不搞安慰性、安置性、照顾性的安排,不以牺牲班子功能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结构优化。
为了培养选拔更多年轻干部,吉林创新机制,构建绿色通道。2011年市县乡党委换届中,绝大多数市县区的党政班子多数配备了35岁以下干部。吉林还敞开大门面向海内外选拔,曾一次性拿出1200多个厅处科级领导岗位公开招聘。
努力培养选拔干部的同时,吉林聚焦“为官不为”。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吉林召开近8000名党政干部大会。“干事但不干净的要处理,干净但不干事的也要问责,‘为官不为’就让他‘不能为官’。”省委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
6月4日至13日,吉林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对全省72个重大项目进行集中巡检,实地查看干部“作业”。像一汽奥迪Q工厂、吉林一号卫星等重大项目,都配备了专门服务的领导和干部团队,定期考察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反腐倡廉:用制度建设当好“啄木鸟”
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清廉谋事的干部,更需要制度的约束。
在关心干部成长中,吉林将尽早发现问题、早打招呼,像啄木鸟那样,发现虫子,及时啄出来,保护树木的健康。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很多党员干部反映:拿不准什么聚会该参加,什么聚会不该参加。吉林率先明确列出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同学会、老乡会等20类饭局,对每一类“不准”都细致介绍。
前不久,吉林出台领导干部落实从严治党责任问责暂行规定,从5个方面对领导干部25种问责情形及问责程序等进行说明。近几年,吉林不断完善反腐机制。围绕解决“四风”问题,仅省级层面就制定了5个方面的52项规定。
干事谋事的氛围渐浓,吉林经济发展后劲也在增强。今年一季度,吉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东北板块中是最好的,一些经济指标也逐渐趋好。
“赴百仞之谷而不惧”“功成不必在我”,吉林省正全力以赴,一块一块啃掉掣肘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骨头”,一个一个搬开阻碍振兴步伐的“暗礁”,为吉林新一轮振兴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