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迎来今年最大降水 部分中小学继续停课
27日 吉林 市迎来今年最大降水 本组图片 新文化记者 王强 摄
8月27日,新文化记者从吉林市防汛办及气象台等部门了解到,吉林市普降大到暴雨,迎来今年以来最大降水量。吉林市地区所有监测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监测河流均处于警戒水位以下,没有发生大规模水患危险。不过,相关部门一直密切关注“天鹅”。部分中小学28日继续停课一天。
吉林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27日下午1点40分,吉林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称目前吉林市大部已出现大到暴雨天气,预计未来24小时受到15号台风“天鹅”登陆减弱影响,吉林市仍有15-25毫米降水,并伴有5级左右偏北风,瞬间风力可达八级左右。
吉林市气象台台长胡长雷介绍,台风“天鹅”逐渐势弱,伴随的降水也会在未来几天越来越少。
迎来本年度最大规模降水
新文化记者从吉林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了解到,8月26日8时到27日17时,全市平均降水33.9毫米,其中蛟河市43.2毫米米、永吉县37.4毫米、桦甸市36.6毫米、市区36.5毫米、舒兰市28.6毫米、磐石市21.4毫米。其中超过50毫米(达到暴雨级别)的站点有36个。最大雨量站为蛟河市半拉窝子监测点,累计降水量达到81毫米。
吉林市防汛办副主任张国辉介绍,台风“天鹅”带来的降水,为本年度最大规模降水。尤其是半拉窝子监测点的监测降水量,更是刷新了本年度吉林市地区的降水记录。
主要水库、河流未到汛限数据,无大规模水患危险
张国辉介绍,今年1月1日至8月27日,吉林市全市平均降水480毫米,比历年同期563.3毫米少83.3毫米。其中6月1日至8月27日,全市平均降水317.7毫米,比历年同期433.8毫米少116.1毫米;8月1日至27日,全市平均降水131.7毫米,比历年同期137.4毫米少5.7毫米。
由于今年降水量偏少,吉林市地区主要水库的蓄水量都远少于往年同期。截至8月27日,全市608座水库中,丰满水库蓄水38.37亿立方米,是历年同期62.00亿立方米的62%;白山水库蓄水42.71亿立方米,是历年同期43.99亿立方米的97%;红石水库蓄水1.57亿立方米,是历年同期1.56亿立方米的101%。其他605座大中小型水库蓄水2.47亿立方米,是历年同期3.79亿立方米的65%。
“目前全市各类水库均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全市主要监测河流均处于警戒水位以下。没有大规模水患危险。”张国辉介绍,尽管如此,吉林市防汛办还是进入到了紧张备战状态中,及时启动应急值班机制,强化值班力量。平时2个人,现在增加到6个人,也确保24小时不空岗,保证上传下达信息畅通。
28日部分中小学幼儿园继续停课一天
吉林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处处长才永明向新文化记者介绍,28日,吉林市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继续停课一天,校车停运。县城和吉林市城区学校,当地教育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停、窜课情况。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在下周正式开学前,要检查校车行驶路线,排查学校各个设施,彻底消除隐患。”才永明说。
其他相关应对举措:
新文化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台风“天鹅”,吉林市多部门采取了相关举措。
旅游部门重点对水上漂流、松花湖五虎岛旅游等重点项目做出了停业通知,并要求各景区、宾馆提醒广大游客不要前往危险景点;
文化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头道码头的游船停止运营,并对松花江河灯进行了加固,派人24小时不间断巡视,确保安全;
城市执法部门加强了市区内各广告牌匾的安全检查,对亮化工程特别是灯具进行了安全加固;
铁路部门已成立由工务段领导成员组成的包保组进驻各分工区班组,并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超标降雨将采取限速或封锁区间的措施,同时抢险人员和相关物资已全部到位;
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信部门已全部准备好应急抢修准备工作,所需的人员、车辆、设备、工具已全部到位。并做好应急通讯车检修确认工作,同时做好各相关基站等通讯设备的巡视工作;
公安部门将积极配合基层党政机关做好危险地区人员的动员和撤离转移工作,视实际情况成立抢险突击队备足救生装备参与抢险;
国土部门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城区周边人员密集地区、重点学校、工矿厂区等进行再次排查、检查,加强各隐患点的监测预警,并与气象部门沟通协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市政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市区几个重点部门进行了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作出了及时整改,并要求市政一线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到位,遇到险情、工情及时进行抢修,确保城市防洪安全;
农业部门已做好台风过后农业灾情的调查、核查准备工作,同时已做好粮食生产自救相关准备工作。
新文化报(李洋 温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