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人民大剧院建成
原标题:吉林市人民大剧院建成有一大剧院、一小剧场和四个电影院这可是吉林市首个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大剧院
剧院的造型很别致 新文化记者 王强 摄
以满族风俗文化为设计基础,集国内一流水平的灯光、音响、舞台技术于一体。近日,吉林市人民大剧院建成,目前已移交使用单位。据悉,该剧院是吉林市首个大型多功能综合性大剧院。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多个重量级节目,将在该剧院举行。
规模:一大剧院、一小剧场还有四个电影院和办公区
2013年8月,吉林市人民大剧院项目开工建设,到今年7月竣工,其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内部由1个大剧院、1个小剧场、4个电影院和办公区四部分组成。
“剧院外形以满族风俗文化为基础,细节上还增添了很多地域性特色。”吉林市城市建设项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吉林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吕长松介绍,4个影院分别以吉林市的四季“春”、“夏”、“秋”、“冬”命名,内部设计也融合了不同季节的美景和季节特点。
“该项目中的大剧院最多可容纳1500余名观众。(算上影院和小剧场,能容纳2600多人。)”吕长松说,7月28日吉林市人民大剧院工程,通过了吉林市质量监督站、吉林市建管中心以及设计、监理等各方组织的竣工综合验收,顺利竣工,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验收人员从土建专业到水、暖、电等安装专业等工程,注意检验,最终给出一致好评。”吕长松说。
亮点:工期短 千余名工人倒班作业
“别看这项工程规模如此庞大,但是经过所有工人的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吕长松说,放到全国同等规模的建筑来看,吉林市的建筑工期也是最短的。
吕长松说,工作人员要克服长冬季工期的特点,千余名工作人员倒班作业,过年时工程也未停止。另外,吉林市人民大剧院建设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工作人员克服困难,精心组织施工管理。细化施工质量和绿色安全文明施工举措,运用了超高大跨度混凝土梁施工等多项新技术,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创造了全国剧院类工程施工工期最短、精装修施工工艺最先进等多项全国之最,并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国家优质工程)和全国QC成果二等奖等殊荣,最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该项目受到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长蒋超良等省领导赞誉。”吕长松说,吉林市委书记赵静波、市长张焕秋等市领导也多次“点赞”。
技术:升降舞台 各项技术属国家一流水平
据了解承接该剧院舞台设计的公司,正是春晚舞台的建设和维护单位。
孙汉君是吉林市人民大剧院项目负责人,也是该公司的项目经理。11日下午,他向新文化记者介绍了大剧院舞台、灯光和音响等方面功能。他说,整个舞台分为多个部分,其中包含升降台设计。
据了解大剧院的主舞台纵深22米,后舞台纵深33米,宽18米,加上两侧宽度分别为25米的侧舞台,整个舞台横深68米,高11.5米。
新文化记者看到,观众席前紧邻舞台台唇的位置,是一个面积为90平方米的“凹槽”,孙汉君说,这是乐池,将乐池和观众席隔开的高度一米的栏杆是升降栏杆。
“可以说,这个舞台上的所有技术,都是全国一流水平,而该规模的剧院,在吉林省也是先进水平。”孙汉君说。
这个舞台是怎么工作的?
总体来说舞台可分为几个大部分,乐池后侧为台唇区,紧接着是前辅助升降台,5块双层主升降台、后辅助升降台和后车台,当车台移走,会有6块补偿台升起,保障舞台安全。其主舞台两侧还有侧车台。
乐池有三项功能,其还是“凹槽”时,可以容纳乐队演奏,其上升到与观众席持平时,升降栏杆自动下降到与水平线持平,那么乐池将会有106个座位,变成观众席,而当乐池升到与舞台一样高度,则达到延伸舞台的效果。
前、后辅助舞台可进行升降,分别连接前舞台台唇区与主升降台,以及后车台与主升降台。
后车台上还设计有两个同心的圆形旋转台,舞台共设有1000多个回路。但是根据不同节目的需求,每场表演最多用300个灯就足够了,其余种类的灯,放到仓库存放。
“音响方面除了主音箱外,还设有环绕音响、两侧补声音响等,保障舞台上的演员和观众席的嘉宾,都能有很好的听觉盛宴。”孙汉君说,舞台上的灯光从顶部、两侧,甚至后侧同时射向演员,保障舞台灯光效果,演员脸上不会出现阴影。
据介绍,该剧院在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将投入使用,电影节的多项重要节目,都将在该剧院进行。(新文化记者 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