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参加“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暨第四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
7月25日,“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北京站)在国家博物馆开幕。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巴特尔,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
全国巡展(北京站)开幕式
本次展览精选了现存少数民族古籍中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原件,多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项目的珍品,这些实物共178册(件),其中含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的30件珍品。此外,展览还展出了部分省区30多年来整理出版的少数民族古籍大型出版成果16种、1000册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成果展示板31幅。此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的北京站巡展,旨在面向全国乃至世界观众,使其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深厚自信,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意义。
全国巡展(北京站)吉林篇
7月26日,第四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李晓东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会上,北京、内蒙古、吉林、广西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交流了做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经验。吉林省民委副巡视员尹金山做了关于“砥砺前行 续写吉林民族古籍工作新辉煌”的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全面介绍了吉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3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主要做法及“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思路。
尹金山副巡视员做大会交流典型发言
尹金山指出,30多年来,在全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完成了“七五”至“十二五”的六个规划,少数民族古籍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硕果累累。截至目前,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古籍藏量达20156种,已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83部,共246余册。“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将在发展中继承,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在保护好民族古籍的同时,谋划开发和利用民族古籍资源。通过引进高科技手段,实现少数民族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吉林省将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力度,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扎实、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专业队伍,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精尖技能人才,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以崭新的工作业绩,增添新举措,使吉林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省民研中心 胡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