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再现神奇的鹿神舞 即将濒临灭绝

14.01.2018  21:31

双阳区鹿乡镇的村民杨辉敲着鼓,跳起了鹿神舞。刘连宇 摄

“部虎,部虎,苏瓦部虎!抓罗妈妈,阿肉孜……”几句满语开篇之后,穿着用鹿皮制成的盛装的双阳区鹿乡镇的村民杨辉,敲起了鼓,随后跳起了鹿神舞。他边跳边解释:“这些都是满语,部虎是鹿,苏瓦部虎是双阳的鹿,特指梅花鹿,抓罗妈妈是保护鹿和养鹿人的鹿神,阿肉孜就是保护的意思。”1月10日,记者来到了双阳区鹿乡镇,观赏了这即将濒临灭绝的鹿神舞。

只见书上记载 不想鹿神舞真有人会

说起发现鹿神舞的情况,鹿乡镇书记李冰介绍说,鹿乡镇是中国著名的梅花鹿之乡,梅花鹿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3,全国的1/6,鹿乡镇有300多年的养鹿历史。近两年来,为了促进鹿文化的提升,鹿乡镇从寻找民间传说入手,寻找鹿文化。为了完成这个工作,鹿乡镇建了3个500人的鹿企业负责人微信群,也找到了很多与梅花鹿有关的文化传说,但这三个微信群也有意外的收获,这就是鹿神舞。

“以往,鹿神舞在鹿乡镇就是一个传说,在一本书上记载过,只有短短两行字,说以前在鹿乡镇,先民们割鹿茸、祭祀的时候都要跳鹿神舞。但鹿神舞究竟什么样?没有人知道。就在鹿乡镇寻找鹿文化传说的时候。一位名叫杨辉的农民在微信群里提出,他会跳鹿神舞,他的奶奶是满族人,他的奶奶和姨奶奶都会跳,杨辉也见过鹿神舞,家里还有遗物,他还知道鹿神舞的由来,随后镇里就联系了杨辉。杨辉积极性也特别高,还用鹿皮自己做了跳鹿神舞的服装。”李冰说。

鹿神舞来源于满族人的早期信仰

在鹿乡镇文化站,记者见到了杨辉,杨辉出生于1964年,今年54岁,鹿乡镇农民。为了迎接记者来访,他带了满满四大兜子东西,里面装满了他用鹿皮和鹿角制作的鹿神舞服饰。

杨辉告诉记者,他是汉族人,但他的奶奶杨常氏的家族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满洲镶黄旗人。

“我家是清朝嘉庆年间闯关东来的,祖辈名叫杨朱,现在杨朱店的地名就是因我家祖先的名字命名。我一小就在我奶奶身边长大,我奶奶和我讲了很多他家的故事、梅花鹿有关的故事。我奶奶的爷爷当年在伊通当过差。我奶奶说,他家这股子人在清朝的时候在北京城没有当官的,都是以种地、打围、养鹿为生,奶奶家养的鹿都是进京进贡用的。这种土生土长的纯满族人,叫生女真,每个穆昆(满语,家族的意思)都有堂子,供恩都哩(满语,神的意思)和‘佛陀妈妈’,但我奶奶家还供鹿神‘抓罗妈妈’。”

因为家里供鹿神,家里还养鹿,祭祀鹿神、割鹿茸时跳的鹿神舞就祖祖辈辈在我奶奶家流传了下来。我奶奶说,她小的时候,家里大人小孩都会跳鹿神舞。但“特勒本”(满语,唱词)只有老辈人知道,能唱全。现在没有留下来。

鹿神故事写满了人与鹿的相生相依

杨辉说:“妈妈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奶奶,抓罗妈妈翻译成汉语就是抓罗奶奶。抓罗在没有成为神之前是一位格格,她武艺高强,本领特别大。双手能拉开十石弓,两条腿翻山越岭和鹿一样快。有一次她上山打围,掉进了山沟摔伤,被一群梅花鹿给救了下来,梅花鹿还叼来了还阳草为其治疗伤病。从此抓罗格格喜欢上了梅花鹿,天天在山里和鹿群玩。有一天一群外地人上山来偷捕鹿群,抓罗格格和鹿群被这群外地人打败了,被迫躲进了森林。后来抓罗格格上长白山找到了老祖恩都哩。恩都哩说,要我帮助你,你就得作出牺牲,就是改变抓罗格格的人形,在脑袋上安一副鹿角,抓罗格格同意了。抓罗格格脑袋上就长出了一副鹿角,恩都哩说:这是一副神角,轻轻一晃可以万箭齐发,抵得上千军万马。凭借这副鹿角,抓罗格格和鹿群打败了偷猎的人。此后,为了安全起见,抓罗格格把鹿群带回了部落,部落里的人和鹿和平相处。再后来,抓罗格格老了,临走时把鹿角留了下来。”“我小时候见过我奶奶保存的抓罗妈妈的神象,一位女神脑袋上长角,穿着彩色的衣服,一只手拿着鼓。后来抓罗妈妈的神像没有保存下来,但我奶奶跳鹿神舞的鼓留了下来。我奶奶和我的一个姨奶在我小的时候跳过鹿神舞,我对鹿神舞记忆非常深刻。”杨辉介绍。

鹿神舞身形模仿了鹿的各种形态

没有实物,凭借记忆,杨辉通过制作,重现了鹿神舞的服饰。边装扮,杨辉边介绍他的服饰,鹿神舞分为男女两种角色,男的扮公鹿,头饰是一个带有鹿角的鹿头,鹿头上要有一只鸟,杨辉拿着他制作的头饰向记者介绍:“这只鸟代表着万物的灵魂,代表着生命。”

“过去鹿神舞跳起来有一定的规模,在祭祀时要求有7人或者5人。而在割鹿茸的庆祝的时候所跳的鹿神舞,就不限人数了。祭祀时表达的是对抓罗妈妈的纪念和感恩。而割鹿茸时,表达的是对抓罗妈妈的歉意,祈求抓罗妈妈对人类割鹿茸对鹿造成的伤害原谅。”

“部虎,部虎,苏瓦部虎!抓罗妈妈,阿肉孜……”几句开场之后,杨辉边跳鹿神舞边向记者讲解鹿神舞,“鹿神舞全是由人模仿鹿的各种形态组成,有鹿顶架的形态,有鹿扭身形的形态,还有鹿遇到危险时候的形态。鹿遇到险情的动作要由男女多人共同演绎,鹿群遇到危险,首先是母鹿发现危险,发出警报,然后所有公鹿向危险来的方向注视,伴随着杨辉的讲解,记者发现鹿神舞的各种动作都惟妙惟肖。原始的鹿神舞所用的配乐,只有一只鼓,其余的就是人唱出‘阿亚伊,啊呀啊呀伊’这样的声音予以合声。舞蹈的同时,还有‘穆昆哒’和老人唱‘特勒本’。”

摒弃外人不许看的陈规 鹿神舞将走出历史

杨辉说:“我奶奶健在的时候说,鹿神舞是非常高贵的舞蹈,祭祀时跳鹿神舞讲究特别多,如所有参与的人,必须心诚,衣服干净,一天不许吃饭。不许戴狗皮帽子,有其他信仰的人不许看,女人身子不洁净不许看,外人不许看,不许打闹嬉笑、美、浪,唱‘特勒本’必须用满语等。割鹿茸时跳鹿神舞,也有很多讲究,但没有祭祀时要求高。”

鹿乡镇书记李冰介绍说,发现鹿神舞之后,双阳区对此特别重视,现在正在请专家根据鹿神舞的原始特色,谱曲编词,准备让鹿神舞普及到民间,让鹿神舞的灵动与祈福的特色,表达鹿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双阳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双阳区已经请了国内著名的民俗专家来到鹿乡镇,就鹿神舞所代表的文化进行研究与探讨。此外,双阳区还特地邀请了国内著名的作曲家和舞蹈家,到杨辉家去采风,开展谱曲,现在已经出了几个版本的乐曲。双阳区将对鹿神舞进行开发,让鹿神舞从历史中走出变成艺术展示在广大群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