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海丝”古城泉州:“守旧”+“智造”的蜕变
新华网北京7月13日电(记者熊争艳、孟昭丽)“90后”女孩林芳玲,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她行走匈牙利、捷克的照片——行走欧洲,是为了参加那儿举行的两个中国出口商品展。
“老外对中国养生香产生了强烈兴趣,我们正在展会中积极洽谈。”这位来自福建泉州永春联发香业的销售经理,大学念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回到父亲创办的制香企业,搞起了销售。
在林芳玲的家乡,有“中国香都”美誉的泉州永春县,聚集了几百家制香企业,其制香工艺源于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商船云集于泉州,运出中国的瓷器、茶叶,带来阿拉伯的香料。因贸易繁荣,很多阿拉伯商人定居泉州,促成“市井五洲人”之胜景。之后,泉州阿拉伯后裔由经营香料转向制作、贩卖篾香——一种由芳香植物和中药配制而成的名贵香料。
作为“海丝”的活见证,永春香进入本世纪以后逐步从朝拜产品的狭隘空间跃升到保健养生、文化欣赏的层次,从家庭作坊手工制作变为规模企业机械化生产。
“以前我们的朝拜香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今年市政府多次组织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推介,仅6月就有欧洲、斯里兰卡等多个商品展,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机遇。”林芳玲说,比如,展会让她发现欧洲人对养生香兴趣浓厚;以前朝拜香销往斯里兰卡要通过印度,以后可与斯里兰卡做直接贸易。
在林芳玲忙着接洽外国客户时,她的男朋友、供职于永春彬达制香厂有限公司的曾志彬,则专注于市场需求研发产品。
“我最近去一些欧洲国家做市场调查,发现各国消费者对养生香的需求大不一样,我们要为他们量身定做香品。”曾志彬说,朝拜香的国内外市场已几乎饱和,所以公司把重心转向中高档的保健养生香,已和医药大学合作研发生产出了新香品。
现在,高档香已占彬达产品的40%以上。以前一束香只卖几块钱,现在一筒100根如牙签粗细、长约10公分的线香售价达到数千元。曾志彬说,泉州正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相信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陶瓷,是泉州作为千年古城的另一张名片,曾伴随“海丝”走向世界。
在今日瓷都德化,泉州顺美集团文化生活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国际文化区里,记者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都融入一件件精致的陶瓷艺术品中,公司开发部百余位人员正忙着设计沃尔玛、迪士尼等公司的订单。
尽管目前中国外贸压力大,但顺美集团公司总经理郑鹏飞却说“我们还是乐观”。
“我们在广交会的展位客流很大,谈了100多个客户,成交额不错,比去年增加了20%。”郑鹏飞说,公司不仅参加广交会,这一年还参加东京、法兰克福、慕尼黑等近十个国际展览会,最近还发展了拉美、非洲的客户。
在泉州,不仅香、陶瓷等海丝“传统符号”产业的贸易版图和战略布局在发生变化,现代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也围绕“一带一路”展开。
在泉州惠安荣发石业的厂房内,办公室主任陈小墩指着一个1.8米高的人体石雕塑像说,按照传统的生产进度,雕刻这个塑像需要15-20天,如果采用“数控”智能雕刻,只需3天左右就可以完成。
据专家介绍,“数控”机械产品,相当于在机器里安装一个“大脑”,通过提升装备技术性能和附加价值,实现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过去一年多,“数控一代”工程在泉州广泛实施,机械装备业已向自动化、数控化、智能化发展,不仅产生了数控机床小巨人企业,更推动服装、鞋革、石材等传统制造业加快改造升级,全市已有近1000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用数控技术。
今天的泉州,已成为中国工程院确定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地方试点。“泉州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拓展了‘走出去’的发展空间。未来卖到世界市场的中国产品,将更多出自这些企业。”泉州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克思说。
作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体战略,“一带一路”将伴随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化。而千年“海丝”古城泉州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推陈出新的中国传统瑰宝,更有崭新靓丽的“中国智造”名片。
(责任编辑: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