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明体”与“达用”

01.08.2016  04:05

  1959年,英国小说家、科学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表达了他对“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裂与对峙的忧虑。人文与科技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基本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国学者有自己的思考。钱钟书认为,人文与科技之间是“”与“”的关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对科学的认知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文则相对稳定,人们对善恶美丑的认知在长时段内变化不大。因此,自然科学类的经典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往往只有科学史料的意义,数百年来少有人问津;而人文科学类的经典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则对今天的社会仍有影响。钱钟书用“明体”与“达用”这两个中国哲学的范畴来概括人文与科技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明体”与“达用”,二者缺一不可。人文与科技虽然在研究对象方面有所差别,但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交融共存、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明体”方能“达用”:没有对人类社会的深刻体察和对人文的深入把握,科学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反而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很多风险和危机。另一方面,“明体”还须“达用”: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对这些新问题的思考和观照、对这些新挑战的应对与化解,正是人文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兼顾“明体”与“达用”,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改变着人文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方式与形态。就拿文学来说,网络文学已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态,《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这些有较大影响的影视作品就来自网络文学的改编。当今的很多文学创作和想象,也深受科技影响。比如,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幻小说《三体》,就运用了许多前沿科学研究成果和结论。同时,人文科学研究也吸收了众多高新科技成果。比如,基因研究对人类上古史作出的分析,极大地改变了原有历史研究格局,其研究成果已成为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新资源。同时也应看到,虽然科技“致用”的功能十分强大,但它离不开人文之“”的引导。没有人文科学的支撑,科技发展成果就难以得到普及,也难以受到必要的伦理和价值制约。就此而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可谓大势所趋。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代表的不仅是科技文化,而且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技术是强盛之基。但科技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其不当运用也在不断使人类自食苦果: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生态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突出,以及由此带来道德危机、价值失范和心理疾病增多,等等。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工业化不断向纵深推进,正确处理人文与科技的关系更加重要。我们既不能沉湎于已有的人文传统,无视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也不能像西方那样片面倚重科技,而忽视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一方面,公众的科学意识还有待提升,科普工作仍是一项紧迫任务;另一方面,如何从人文科学与文化的角度认识科技、运用科技,规范科技发展,同样是一项紧迫任务。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