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安系统行政审批项目由171项精简为110项
记者 王子阳 通讯员 李吉胜 李旭东
“公安局派来专业技术人员,登门指导我们科学规范修建爆炸库房,哪些地方可以简化设计,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安防,他们弄得明明白白,真是把企业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白山市某涉爆企业管理人员张先生感激地说,“仅仅建设成本一项,我们就节省开支20多万元,公安机关的服务真是太到位了。”
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把服务振兴、促进发展、保障民生作为重大任务,紧紧围绕富民强省的目标,以“三重一小”为重点,主动转变职能,积极出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严厉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网络服务平台。
为保护企业安全发展,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严把法律“红线”,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的盗窃、哄抢、诈骗企业财物、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以及针对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实施敲诈勒索、人身伤害等犯罪行为。2014年2月初,某油田发生纵火案,给油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案发后,专案组民警连续奋战18个小时,成功侦破了案件,将犯罪嫌疑人徐某抓获归案。
对于企业报警、涉嫌违法犯罪的,全省公安机关认真受理,快速反应,全力侦证,及时结案;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公安机关先行处置,同时与有管辖权的部门联系,移交移办并积极做好后期协助工作。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还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保卫制度、加强保安人员培训和实施科技防范,建立巡逻组织,有力提高了企业的自防能力。2014年,全省共整治企业周边治安乱点1062处,侦破各类涉企刑事案件3220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35亿元。
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登门走访,倾听意见,积极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广大民警主动深入社区,急群众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实实在在做实事。白城市某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去年4月企业出现招工难、用工荒问题。辖区派出所民警登门走访时,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迅速报告上级部门。白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进行专题研究,帮助企业联系了数十名懂技术、有经验的下岗纺织工人,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围绕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省公安厅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权限,最大限度地压缩审批项目、缩短审批时限,积极开办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业务。目前,全省公安行政审批项目由171项精简为110项,取消下放率达35.7%;省厅行政审批项目由35项精简为6项,取消下放率达82.9%,非行政许可项目实现“零审批”。去年7月中旬,长春市民张女士想咨询一项办证的事。她轻轻点击鼠标,登录到吉林公安网上服务平台,很快完成了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等相关事项。几天后,张女士轻松拿到证件,“太方便了,公安机关的办事效率真高。”
全省各地公安机关认真落实户政部门管理放权、创新服务20条措施,在落户、户口迁移、身份证办理等方面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交通违法处罚缴款在全国率先实现单点处理、全境核销。出入境管理服务措施推陈出新,成功启用边贸类出入境通行证和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完成延吉口岸签证业务筹备工作,我省成为全国首个省管县(市)获批出入境权限省份。
各地公安机关主动开辟服务多种“绿色通道”,大力推行“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在户籍、边防、出入境、消防、交通等管理方面都实施了延时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公安窗口普遍安装了服务评价器,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各地公安机关还广泛与企业、贫困家庭建立对口联系制度,负责对口联系的领导和民警每季度至少到企业走访一次,每年至少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两件实际问题,对口联系企业、贫困家庭随时与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进行沟通,反映情况。据统计,2014年,全省公安机关共走访企业9.93万户次,为企业解决各类需求254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