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新来的年轻人:好寂寞但很幸福

25.01.2016  10:04

  在井冈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是导游,却似乎知道井冈山每一间老屋的故事;他们20多岁,却远离城市,哪怕家在山下,也两个月都不回;他们“眼中常含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就是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工作(以下简称“基地”)的年轻人。

  在基地,年轻人间流行一句话:“好山好水好寂寞。”看电影要坐火车,购物利用强大的淘宝,但是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不久前,记者随十二届全国青联培训班赴该基地,走近这个互联网时代略显“另类”的青年群体。

  上 山

  抵达井冈山的第一天,带班老师高利剑来接学员。高利剑1989年出生,2015年是他上井冈山的第三个年头。

  2012年5月31日是高利剑上山的日子。那时,他的身份是西部计划志愿者。2012年6月,基地举办第一期试点培训班。备课、现场教学、跟班学习,不到半个月,作为第一批带班老师,高利剑就需要独立带课了,第一讲是黄洋界、八角楼的现场教学。

  虽然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对老师这个行业并不陌生,高利剑还是很紧张。“当时那个班是江西省团干部班,年龄都比我大,阅历、经验都很丰富。”高利剑坦言,自己很有受挫感。

  青联的这一期培训班,高利剑已经不记得是带过的第几期了,但是,现在,他能游刃有余地组织学员上课、出行了。

  第一课是“三湾改编”,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何继明讲授过“三湾改编”历史后,高利剑便组织学员“改编”。从组队、推选干事、干事亮相……高利剑在讲台上指挥得有条不紊。

  “开始的时候,这些带班老师确实是紧张,有时很青涩,学员们阅历、经验丰富,从内心讲是要帮助‘老师’们成长。后来这种情况逐渐转变,带班老师的自信源于他们对历史的了解,和对井冈山的感情。”基地主任王学坤说。

  在基地教学楼的二楼走廊,有一面墙,是某一期学艺术的学员手绘《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部分词曲,对面的墙上,是每一期学员的留影。去年5月上山的王云霞,就是受到这两面文化墙的感染,决定留下来。

  王云霞也是1989年出生,在到基地之前,曾经在江西省新余市工信委的内部刊物任编辑、记者。因为家在宁冈,看到基地招聘的信息,决定报名。

  “来之前,听本地人说这里的工作好累,风吹日晒太辛苦。”王云霞说,来到基地后发现,以前对自己的家乡土地了解并不足够多,那些从小到大当故事听的事情,当自己讲述给别人时,首先被感动和震撼的是自己。“同事说我像陀螺,我只是觉得,在青春岁月里,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感 悟

  亲戚知道高利剑是在当老师,但是不知道是教什么科目的;与他同期上山的王单,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带5个班,父母知道她在一个“国家的单位”,但是觉得就是一个导游;1992年出生的郭媛2015年到基地任职,家在山下,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回家……

  井冈山上有100多家培训机构,基地里的年轻人常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好像永远有用不完的力量。

  王单2012年上山,当时的身份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本想服务期满后考研究生,但是在山上的两年,让她对自己的人生重新作出规划。

  “现在回想起来,怎么刚来的时候那么有勇气。”王单回忆,基地的理念是用朋辈教育的方式影响学员,开始一讲课,自己先感动得哭了,“压不住场”。慢慢地,她开始不断地完善已有教案,跟旅行团导游学,到现场教学点蹲点。她在烈士陵园一待就是一天,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原创”教案。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王单原来的导入词是这样的:“此时此刻,我们站在这里,站在离4.8万多英烈最近的地方,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永远地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上。

  现在,她会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会来井冈山烈士陵园,在这里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一些妈妈会带着孩子来烈士陵园,不管孩子能不能听得懂,妈妈都会非常耐心地讲给他们听;有满头白发的老人,他们望着墙上的名字不断地摇头,不断地叹息。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老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其实井冈山的斗争只有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但是牺牲的却有4.8万多人,大家也可以计算一下,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天有将近60名战士倒下,他们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王单说,是因为对这段历史更熟悉了,认识更深了。

  在烈士陵园,有一个故事是老师们常讲的,当地群众为了保护一枚象征革命政权的印章,牺牲了很多人。有学员曾经问王云霞,这样做是不是值得?

  王云霞说:“我们没生活在那段岁月,那枚印章象征的是革命的火种,是对革命信仰的坚定。对于夹缝中求生存的人来说,保护印章就是保护自己的权益。

  在基地工作后,王云霞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了解的事情,甚至是家史。她自己的堂爷爷就是在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年仅23岁,听爷爷讲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很震撼。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里,很多战士也是在二十几岁的年龄牺牲的。“我越来越明白,为什么有些东西是超越生命的。”王云霞在吊唁厅说,“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精神’。”    

  传 承

  在王云霞看来,他们跟当地导游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对历史的看法和对土地的感情。

  根据全国青联培训班的安排,第三天的课程是最辛苦的,这一天都是现场教学,尤其是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的一天”,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红军的一天”是该基地的品牌教学活动,这一课程根据当年红军生活与战斗的场景,要求学员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肩负红军装备;内容既有突破敌人军事封锁的障碍行军,也有模仿红军突破经济封锁的重走挑粮、运盐小道;学员还要跟老乡学捆稻草、做担架、包伤口、抬伤员、入户调查,并帮老俵干农活儿、烹饪红军餐等。

  在重走红军路环节,学员们有一个任务是寻找地标。当地看变电室的一个老乡,对基地的这个课程相当熟悉,看到身着红军服的学员,他们会主动搭话,指点路标。带班老师示意老乡不要说,学员打趣道:“这是军民鱼水情。”大家都笑了。

  坝上村因为路途曲折,鲜有导游带团来。坝上村书记李忠林说,其实很多历史事件是发生在这个村的,但是很多被移花接木到其他地方。现在袁文才、李筱甫的后人还在该村居住。“如果这个(教学)点不搞,很多东西就要失传了”。

  几乎基地的每一期学员都要到这个教学点来。他们要做入户调查,还要在农户家起灶做红军饭,有的还要去靶场练兵。

  张洁琳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回到家乡后,成为基地的一名带班老师。曾经的白领,穿上一身军绿色的野战服,走在挑粮小道上。这个90后的姑娘始终微笑着。在老乡家,碗盘在哪里、热水在哪里,她了如指掌,对老乡家的人员情况也很熟悉。在路上,看到老乡家的狗,还去抚摸一下。她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

  比张洁琳来得更早一些的罗曦,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坚持做公益,来到井冈山后,她的快乐在这里扎根。有一次带班即将结束,她用学员在井冈山期间的照片熬夜做了一个短片。看完视频后,很多学员都哭了,有一个学员抱着她说:“非常荣幸可以做你的学生。

  罗曦说:“我第一次感到在这里离我的志向很近,你的情感别人都能感受得到,种下一颗种子,就能感受到心灵的触动。

  王云霞的一名大学生学员跟她一直有联系,这名学员在井冈山受到震撼,决定到偏远地区支援当地建设。王云霞自豪地说,这个称她为“姐姐”的学员,最近有一个课题还得了奖。

  离开基地时,回望校园,大屏幕上正滚动播出学员的照片和感想,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学员这样写道:“信仰是最重要的,有什么样的认识,走什么样的路。”(记者崔玉娟)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