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今日召开,这个会要定什么?

27.10.2015  03:44

  今日起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将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将在本次会议勾画。

  勾画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会议

  根据此前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息,十八届五中全会会期四天。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般来说,每届中央委员会在5年内将召开7次全体会议,从2012年十八大召开至今,3年间,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已经召开了4次全体会议。

  一中全会 2012年11月15日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二中全会 2013年2月26日至28日通过拟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

  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四中全会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成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本届全会的看点是什么?

  从历史来看,从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开始,审议通过“五年规划”就成为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1

  一中全会

  党的主要人事安排问题。

  2

  二中全会

  讨论国家机构领导人的名单。

  3

  三中全会

  就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产生决议。

  4

  四中全会

  主要以党建为主。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5

  五中全会

  审议国民经济规划问题。

  6

  六中全会

  不固定。

  7

  七中全会

  一般为下一届党的代表大会做准备。

  在本次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已有媒体分析,与以往不同,未来五年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决定了本次会议可谓是特殊时间节点的关键性会议。

  一方面,“十三五”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另一方面,“十三五”结束之际,又是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的时间节点。未来五年,可谓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关于“十三五”高层有哪些定调?

  明确的目标

  按照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毫无疑问也将围绕这个目标来布局。

  关键的时间节点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最后冲刺在这五年,决胜也在这五年。

  不会片面追求GDP

  “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备受关注。不少机构都在预测,未来5年GDP增长究竟是7%还是7.5%。10月23日,李克强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和重点工作作报告时给出了答案:“6.9%(三季度GDP增速)就是7%左右,属于合理区间。我们从未讲要死守某一个点位。”谈及2020年GDP目标,李克强指出,不会片面追求GDP,但没有一定速度就难以全面实现小康。“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跃向中高端水平是相辅相成的”。

  改革在规划中将占有重要分量。

  推进改革也被普遍认为将在规划中占有重要分量。李克强近期频频强调依靠深化改革开放破解难题,仅在10月19日至23日的5天内就4谈改革,因此,在“十三五”蓝图中,改革料将会重点着墨。投资消费、金融体制、财税制度等改革能否有更大突破,值得期待。

  民生改善有进一步大动作。

  民生如何改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最高领导层在各种场合曾多次表示,GDP增速高一点、低一点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要保持比较充分的就业,同时民众收入要实现稳步增长。有专家分析指出,从高层最近透露出的诸多信息来看,“十三五”规划或将在推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上有进一步的大动作。

  规划重中之重的十个方面

  1.保持经济增长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4.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5.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6.改革体制机制

  7.推动协调发展

  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9.保障和改善民生

  10.推进扶贫开发。

  五中全会 你还需要知道

  人事任免

  本届五中全会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第1个五年规划。会议按惯例,或将追认开除令计划、陈川平、朱明国、王敏、杨卫泽、仇和党籍的决定,但人事调整只是流程,不属主要内容。一般来说,中央委员会的名额有限且固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对于被开除的人员,会议将予以追认。如果中央委员的名额出现空缺,排在前几位的中央候补委员,一般都会在全会中获得递补机会。

  --------------------------------------------------------------------------------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李谨希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