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食”代,监管不能“幽灵”频现
27日,饿了么“9?27”品质节正式拉开帷幕。据饿了么官方发布,“9?27”取“就爱吃”的谐音,“品质节”主打高品质的美食,号召年轻人关注工作以外的生活质量,吃得好一点。然而,多地网友反映在饿了么平台上依然可以看到经营范围超限、证照不全的商家,此前被曝光的“幽灵餐馆”依然在经营。(9月29日 澎湃新闻网)
“餐厅旁边的公厕污水横流,碗筷直接堆放在地上,作坊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臭味”,这便是知名网上订餐平台背后食品生产环境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现在网络订餐平台上还存在一些商家,他们的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上的经营范围与实际的经营范围并不相同,更有甚者双证不全,可是依然在网络上“叫卖”。“幽灵餐馆”依旧在,那么监管去哪儿了?
网上订餐作为时下一种时尚的订餐方式,风靡社会,方便快捷的订餐、送餐方式,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网上订餐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断然否定甚至取消网上订餐无异“削足适履”,那么就需要相关部门规范订餐食品安全生产流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和检查。
笔者以为,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对网络订餐平台及其注册商家的资格审批、信息备案,不断完善网上网下食品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执法部门要不定期对生产厂家食品生产厂家的卫生环境突击检查、证件查验,对出现严重食品安全事故的订餐和合作厂商严肃追责和经济处罚;对无证经营的小作坊一律取缔,鼓励、支持网上订餐生产的规模化、连锁化。
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网上订餐时也应理性选择,要看准价位、生产厂商地址等相关信息,切勿贪小便宜,不要只相信表面上看到的图片诱惑,更需要多方考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面对线上线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不仅要靠行业自律,更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监督和严厉的问责制度,只有多方合力,才能创造既便捷又安全的餐饮消费环境,让百姓吃的放心。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