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
核心要点: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对党忠诚”作为聚焦的首要问题,强调要着力解决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对党忠诚,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宗旨;忠诚党的组织。
■ 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注意“体检消毒”,不断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把“个人干净”作为修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和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
■ 个人干净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操守、一种纪律。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和引领这个新常态,自觉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经受洗礼,坚守个人干净这一立身之本,追求为官从政做人的最高境界。
■ 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编者按: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为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围绕这次专题教育聚焦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三个问题,我们约请三位同志撰写了这组文章。
牢记对党忠诚这个根本
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 李升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既是党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治素养。“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对党忠诚”作为聚焦的首要问题,强调要着力解决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肩负艰巨繁重的任务,面临严峻复杂的考验。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要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以坚定的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坚守党的政治立场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党员对党忠诚,是建立在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这种忠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有崇高的奋斗目标作牵引,是一种高度的政治自觉。党员干部时刻不能忘记党的政治立场和自己的党员身份。站稳政治立场,做到对党忠诚,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才能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应对各种政治考验的必然要求。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并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种种考验和挑战,败下阵来。有的信仰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存疑虑;有的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把党的宗旨、群众利益抛在脑后;有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成了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有的热衷于“潜规则”、“小圈子”,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有的无视党纪国法,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等。只有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才能拧紧“总开关”,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现象。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良好政治生态是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现在,有的地方政治生态出了问题,党内政治生活受到破坏,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关键是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用坚强的党性增强政治免疫力,抵抗不良风气的侵蚀。只有对党忠诚、无私无畏,才能以自身硬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真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
党章规定,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如果背离了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党员就不成其为党员,党的干部也不成其为干部。可见,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
忠诚党的信仰。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这就是党的信仰所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说到底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元”,固守为政之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忠诚党的宗旨。对党忠诚,就应当像焦裕禄、杨善洲同志那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以对党和人民的大忠大爱,大刀阔斧革除沉疴流弊、突破利益藩篱,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组织是对党忠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不是松散的俱乐部。对党忠诚,就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特别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拉帮结派。
三
培养和强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不仅要教育引导,提出明确要求,更要严格制度约束,营造良好环境,使对党忠诚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认同和自觉行动。
加强理论武装,夯实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理论上的认同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如果对党的理论学习不够、理解不深,甚至产生怀疑和动摇,对党忠诚就失去了根基。强化对党忠诚意识,必须深入持久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领会深了,把握准了,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了,才能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念,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意识。同时,要加强党章教育,深刻理解和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原则及党员干部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增强对党忠诚政治修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抓住“关键少数”,依规管党治党。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根本依据和有力保障,对党忠诚是党章的明确要求。领导干部是管党治党的骨干力量和“关键少数”,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要严于普通党员干部。如果领导干部不带头对党忠诚,那还怎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对党忠诚问题上更要严上加严。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带头严格执纪,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特别是在做人做事上,要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在为官从政上,要坚持立党为公、公正用权,坦坦荡荡、干干净净、透透亮亮;在遵守党规上,要坚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该向组织说清楚的问题要主动说清楚,该向组织报告的个人事项要坦诚报告。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党的光荣历史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于涵养党员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忠诚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基本道德范畴,也是衡量人品的基本标准之一,历来被视为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忠诚思想。特别是要认真学习党的光荣历史和传统,牢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深刻认识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潜移默化中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感情根基。
责任编辑:王传志
坚守个人干净这条底线
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辛桂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是领导干部修身律己、用权做事的核心素养,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聚焦点。其中,“个人干净”是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在长期执政的环境中,领导干部缺少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与锤炼,增加了安逸温润条件下各种“病原体”感染的危险,稍不注意,很容易染上“病菌”,甚至发生“癌变”。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注意“体检消毒”,不断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把“个人干净”作为修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和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
一
思想支配行为。领导干部保持个人干净,必须增强思想免疫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推进“补钙铸魂”常态化,在“求真”上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境界,是领导干部最好的“防腐剂”。这个道理多数人都明白,问题在于没有真正落实。有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却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不会补”,不知“补什么”和“怎样补”;有的表面上重视,实际上不以为然。“补钙铸魂”,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打牢“个人干净”的思想理论根基。
推进“固本培元”常态化,在“求实”上下功夫。“固本”,就是不忘本,始终清醒自己来自人民;“培元”,就是培党性之元,严守党性宗旨这个“生命之根”。要在锤炼党性上“求实”,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锻炼党性、磨炼心性,始终保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要在走好群众路线上“求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心思用在为民谋福祉上,把感情倾注在人民群众身上,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
推进道德建设常态化,在“养德”上下功夫。道德具有重要的自我约束作用,是保持“个人干净”的“净化剂”。领导干部要善养社会公德,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要善养职业道德,切实履行好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职业操守。要善养家庭美德,提倡勤俭、朴实、和睦的家风,反对奢靡、浮华、铺张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清静淡雅的生活习惯和良好风尚。
二
始终怀有对岗位责任、党纪国法、手中权力的敬畏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前提,也是保持个人干净的重要保障。
始终保持对岗位责任的敬畏。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始终怀有崇敬感、神圣感、责任感。应当珍惜每一个岗位的机会,夙兴夜寐、尽心竭力,多为党和人民做事情,尽最大努力不留遗憾、不留“污点”。特别是不能把工作岗位和分管部门当成私人领地,把手中的权力变成寻租的“工具”。
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要保证个人干净,就要守住党纪这条“红线”,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要念好组织管理监督这个“紧箍咒”,时时提醒自己;就要守住法律这条“底线”,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履行职责,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始终保持对手中权力的敬畏。权力观扭曲是领导干部发生“癌变”的最大“病原体”。要敬重权力,认清权力的性质,坚持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正确权力观,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滥用。要畏惧权力,明白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对了利党利国利民利己,用不好就会误党误国误民误己。要严格依法依规用权,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三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领导干部感染“病菌”的几率增大。保持个人干净,必须保证“工作圈”、“朋友圈”、“家族圈”的生态良好。
净化“工作圈”,构建同志间纯洁的工作友谊关系。领导干部的工作圈,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受不良政治生态的影响,有的人把工作关系变成了“山头关系”、“依附关系”、“利益均沾关系”,甚至变成“主仆关系”。有的人为了攀上“山头”、搭上“电梯”,大肆行贿受贿,令人触目惊心。要把构建纯洁的同志关系,作为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倡同志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形成纯洁的工作友谊关系。
净化“朋友圈”,构建真诚和谐健康的社会友谊关系。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正常的社会交往。但是,千万不能“傍大款”、“傍老板”,企图从这些人身上谋取好处。作为领导干部,决不能在别人围猎中掉进“圈套”,在各种诱惑面前,要保持淡定,不为所动。
净化“家族圈”,构建俭朴和睦向善的家族亲情关系。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好的家风,净化家庭“生态环境”,时常提醒,严加管束,切实管好自己的亲属,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在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四
养成在监督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心中高悬党纪国法的明镜,手中紧握党纪国法的戒尺,是保持个人干净的法纪屏障。
养成接受组织监督的习惯。严守组织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该请示的要请示,该报告的要报告。要使自己置身于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经常打扫思想政治上的“灰尘”,在组织管理下保持“干净”。
养成接受群众监督的习惯。领导干部不要怕群众监督,怕群众监督本身就可能存在“不干净”的问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措施”。作决策要请群众参与,决策执行要请群众监督,工作结果要接受群众评估,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养成接受舆论监督的习惯。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日益透明化。这为领导干部做到个人干净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这种新环境,善于在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下行事,增强“透明度”,提升“洁净度”。
个人干净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操守、一种纪律。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和引领这个新常态,自觉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经受洗礼,坚守个人干净这一立身之本,追求为官从政做人的最高境界。
责任编辑:杨绍华
强化敢于担当这个责任
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 王庭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也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
一
领导干部当得好不好,称职不称职,优秀不优秀,一个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尽职尽责,遇到事情是否敢于担责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领导干部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的问题,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坚持原则。”他还引用古语说,“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他概括了新时期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这里,“敢于担当”第一次写进了干部标准。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执政理念,显示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足以看出“敢于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二
敢于担当,重要的是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职务,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应当说,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总体上是有担当精神的,但也确实有一些人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问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着走;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太平官”得过且过;有的当老好人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批评、不敢负责;有的遇事明哲保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等等。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随着各种约束的收紧,有些人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叹。其实,“为官不易”是正常的,为官容易反而不正常。为人民服务,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那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干部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敢于担当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守,看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是否坚定,看是否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矛盾。领导干部要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难度大、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关键时刻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遇到危急情况、遇到大灾大难、遇到突发事件,都能临危不惧、靠前指挥,抓紧解决问题。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工作出现失误在所难免,要“思其过、改其行”,正视错误、承担责任、努力改正。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揽功诿过,把功劳归于自己,把过错推给他人。敢于对失误负责,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升能力的干部,才是敢于担当的干部。
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担当的干部一身正气,对庸懒散奢、不思进取、推诿扯皮,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懈涣散,生活糜烂、骄奢淫逸、违法违规违纪等现象和行为,较真碰硬、敢抓敢管、坚决斗争。
三
敢于担当是一种良好的政治品格、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做到敢于担当,需要从领导干部和党组织两个方面努力。
从领导干部来看。一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领导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上“缺钙”,就不可能敢于担当。自信才有力量,自信才能担当。因此,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和责任是连在一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宣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担当精神,给全党做出了榜样。三是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领导干部的身份是公职、职责是公务、维护的是公利,就应当一心为公、光明正大、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那就不会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四是具有过硬的本领。担当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只有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才能敢担当、真担当。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刻苦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而且要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要重视实践锻炼。经历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经历艰难困苦环境、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才能磨练意志、增强党性、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从党组织来看。一要严格党内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干部分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严格的政治生活中增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增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意识。二要把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把担当精神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干部明确为什么要担当、怎样担当,增强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要增强制度执行力,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三要营造担当光荣、不担当可耻的氛围。大力宣传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动真碰硬的好干部,宣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好干部,宣传情系群众、热爱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四要健全激励敢于担当的选人用人机制。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通过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重用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强化正确的用人导向,立好选人用人的“风向标”,让敢于担当在领导干部队伍中形成风气。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