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季度将企稳

11.04.2015  11:18

  随着今年3月份经济运行数据的陆续公布,宏观经济形势成社会关注焦点。4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吹风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对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回答了《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有条件实现经济增长

 

  余斌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总需求回落,供给方呈现产能过剩,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有比较明显的缺口。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关键是在新常态下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从国际国内形势看,若不出现较大意外冲击,全年有条件实现GDP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从国际上看,欧洲央行新一轮QE正式启动,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趋稳,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有所降低,国际经济环境有望略好于去年。

 

  从国内来看,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经济体系中内在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缓解。

 

  余斌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仍然处在供给侧调整步伐加快,并逐步与需求侧相适应的过程中。但应该看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趋显现,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这些积极现象仍将延伸。他认为,我国经济将在二季度企稳。

 

  股市上涨有坚实支撑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减缓,但是股指却屡创新高。余斌认为,股市上涨有着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今年,我国GDP增长预期目标是7%左右。尽管一季度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总体上并没有滑出合理区间。7%的增速,从国际比较角度来说,速度并不低。虽然我国经济增速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是若站在全球范围来看,7%左右的增长速度已经不低了,这对股市上涨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质量和效益都得到明显改善,这也为股市上涨奠定了良好基础。

 

  PPI降幅有望逐月收窄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CPI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余斌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虽然物价在低位运行,PPI也连续多个月负增长,但倘若因此就判定出现了通缩,是非常偏颇的。他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调控目标是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从现在情况来看,这个目标今年完全可以实现。

 

  余斌表示,如果只看PPI到今年3月份已连续37个月负增长,而不将CPI的因素考虑进来,就无法得出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国外的通缩多数情况下是因货币供应或者流动性不足造成的,而我国PPI之所以在过去这段时间内持续下降,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国内供给侧产能过剩。

 

  近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已逐步趋稳,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PPI下降因素接近消失。同时,我国国内供给侧调整步伐逐步加快,随着结构调整提速,大量过剩产能通过资产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退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的因素也将逐步消失。所以,PPI降幅在未来将会呈现出逐月收窄态势。

 

  房市仍有发展空间

 

  最近一段时间,多个部门出台一系列房地产政策,打出了政策调控组合拳。余斌认为,相关政策调整,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总体而言,中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但并不是说房地产市场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至去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是55%,离基本完成城镇化任务的70%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同时城镇居民的住房改善性需求和空间很大。

 

  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不是“救市”,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执行的信贷、首付比例政策,对地产销售增长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预计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下降到7%左右,与去年相比,降幅明显收窄。

 

  (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