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心理学专家:莫让手机阻碍与孩子的沟通
城市晚报讯 市民小李在临河街一家大型商场的游乐场工作,每天负责看管室内的淘气堡。半年以来她感触颇深:“几乎没有家长愿意进去陪孩子玩,有时候我们觉得那孩子很小不安全,告诉家长进去是免费的,他们也不进去,而是坐在外面低头玩着手机。”
父母只顾玩手机 孩子独自玩耍
小李今年27岁,在游乐场工作的这半年里,她有很多的感慨,“淘气堡内家长是可以免费进去陪着孩子玩的,可即便免费,多数家长也都是在淘气堡外面玩手机,有时孩子玩渴了,就自己出来喝口水,孩子叫家长都听不到。”
记者来到长春市某商场发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小孩在淘气堡里玩游戏,坐在不远处的妈妈一直在淘气堡外玩手机,很长时间才抬头看一下孩子,顺便问上一句。“妈妈,你进来陪我一起玩吧。”孩子说了很多次,孩子的妈妈依然低着头不停地刷手机,像没听到一样。
小李说,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淘气堡内有很多的海洋球,当时有一个孩子可能觉得有意思,就拿着手中的海洋球一个一个地舔,那东西不干净,可孩子的爸爸在一旁专注地玩手机,根本就没照看。”小李说,最后自己和旁边的家长赶紧制止,家长才知道这回事。
玩手机成放松方式 没事就想看看
在街上、淘气堡等地,记者随机采访了20多位年轻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些玩手机的爷爷奶奶。九成以上的家长表示会在陪着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刷微信朋友圈、刷微博、玩游戏等,没事的时候也会看看手机。
30岁的妈妈张女士坦言,知道陪着孩子时不能总玩手机,可有时候就是忍不住。作为伴随着手机成长的这一代,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刷微博、看视频、看朋友圈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了省电话费,现在同事、领导交流都用社交软件,有的时候朋友、同事发表状态,很多同事都去点赞或者评论,自己怎么也不能被落下吧!”刚刚晋升为妈妈的张女士说,很多时候手机就是与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工具,平时在家带孩子没有办法看手机,觉得自己都已经和朋友们脱离了,每次都只能趁着孩子休息的时间赶紧拿手机看看,也算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还有一些父母不同,他们坚持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天天在家里玩手机,孩子长大后也就会只顾着自己很少感受家人的感觉。”4岁孩子的爸爸张先生说,自己和妻子下班回来就会陪着孩子,将手机放到一边,除非来电话否则都不碰手机。
心理学家:莫让手机阻碍与孩子的沟通
面对每天手机“绑”走了爸爸、妈妈们的心,孩子是什么感受呢?5岁的小雨委屈地说,“爸爸下班回家就玩电脑,也不管我,妈妈就这边拿着电视遥控器,那边拿着手机,还不时地向着手机说话,一会又对着手机乐,我怎么喊她,她都不理我。”
对此,长春一心理咨询中心的黄主任说,“手机控”爸妈现象在当下很普遍,其背后隐藏的是父母是否尊重孩子的问题。孩子更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而不是只看手机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思想很直接,他们会觉得手机这个怪物在父母的心中地位这样高,那么孩子们就会讨厌手机。”黄主任说,孩子在五六岁时对好、坏就已经有了一个认知,对爱的要求也很强烈。在孩子们的心中,“我”的概念已经很强烈,家中们要格外注意孩子,多关心孩子,如果沟通越来越少,孩子的身心健康会受到影响。
从事多年教育事业的赵老师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行。”赵老师说,家长整天看手机与孩子沟通少,孩子长大后也会不愿意与其他人沟通,只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家长一定要多于孩子沟通,加强亲子交流,这样有利于孩子好习惯和行为的养成。
(记者 陶彬 李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