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召开“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研讨会

01.06.2016  23:54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研讨会召开      2016年5月17日,上海社科院、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研讨会召开。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翁史烈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      王战院长在致辞时谈到,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必须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大背景下来审视。供给侧改革第一要务就是创新。王战认为,创新不一定意味着推倒重来,而是根据需求提供结构变量;创新不一定非要是很尖端的东西,改善供给侧、提供新需求就是创新;创新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主要就是从新供给角度去满足创新的需求,创新层出不穷。因此,创新必须同供给侧改革相结合。王战提出,创新要往前走,必须看到创新的前沿在什么地方,同时,必须创造营商环境,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降低小微企业进入门槛,积极发展科技金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翁史烈指出,科创中心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标准化定义,上海在这方面可以制定一个指标体系,看看开出的“花”、结出的“果”,能不能达到这个指标体系的要求。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上海经济学会会长、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周振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培健、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杜德斌、上海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汪怿等在会上作了发言。      肖林认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习总书记对上海发展提出的一个战略要求,科创中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他提出,上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在解决供给侧创新活力和高端供给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以科技创新的推动,经济高效持续增长,是上海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因此,需要聚焦要素新供给、制度新供给、结构新供给、政策新供给等四个方面。他特别强调,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要用好“互联网+”,不只是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关键是在互联网条件下,通过信息化,提升上海整个工业制造体系的产业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      周振华从创新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创新链与服务链、创新链与网络化四对关系出发,分析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系上,有的地方存在脱节(如专利泡沫),有的地方虽未脱节、但联系紧密,有的地方创新链带动产业链还不明晰;在创新链和资金链方面,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关系如何处理还需进一步明确;在创新链和服务链方面,还面临着科创服务体系水平不高、综合配套不够、专业分工不细的短腿;在创新链和网络化方面,创新链还处于封闭、自我循环状态,建立创新网络枢纽节点方面还缺少实质性措施进展。      葛培健谈到,从机遇的角度来看,全面创新示范区、自贸区和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联动”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带来了强大的联动效应。从对一线科创企业调查来看,70%的企业对政府简政放权的管理改革表示认可,特别是“三证合一”以后,证照办理周期缩短,工作效率提升。但从“痛点”的角度来看,科创中心建设亟需突破的瓶颈是“最先一公里”,即初创企业需要解决“第一桶金”的融资问题,亟需突破制约创新的思维壁垒,亟需改变创新资源碎片化的问题,亟需科创政策空转的短板,亟需改变技术成果转化还不接地气的问题。葛培健建议,抓住科创中心建设契机,借力科创板,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对接多城市资本市场的机会,积极推动股权融资创新、投贷联动,为新创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本次会议由中组部全国人才理论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参与协办。      上海社科院、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相关研究人员,有关政府部门和有关园区研究人员,社科院研究生等参加研讨会。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