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今年强势惠农 37次常务会议十涉“三农”

08.12.2014  12:51

  “三农”问题历来是政府工作重中之重,本届政府对其重视尤甚。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共召开了37次,其中有10次涉及“三农”问题,并出台扶持措施。上证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今年对“三农”的扶持多集中在金融政策上,而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也成为今年稳增长的重要落点。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对于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李克强总理在4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的一句话。

  当天正值一季度GDP数据出炉,7.4%的增速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下,国务院将扶持“三农”作为下一步稳增长政策的落脚点,在当天的会议上确定了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其中最大亮点就是,针对“三农”的定向降准,即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会议之后四天,也就是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从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等九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出在今明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首要强调的就是推进重大农业节水工程,突出抓好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和严重缺水、生态脆弱地区及粮食主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央行在前后不到45天的时间里,连续启动两次定向降准,力挺“三农”和小微企业。

  6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研究决定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会议提出,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从大豆和棉花入手,分品种推进补贴试点。

  在2014年时间过半后,GDP增速仍停留在7.4%的水平,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扶持“三农”的政策更是密集出台,7月当月共召开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4次涉及“三农”。

  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创新保险支农惠农方式,支持保险机构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

  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落实定向调控措施上持续发力。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三农”领域仍是扶持重点,要求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的能力,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中提到,运用财政支持、创投引导、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生产经营场地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民工创业。

  而后,面对“三农”领域融资难的问题,11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强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三农”等贷款的能力,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简化小微、“三农”金融债等发行程序。

  最近的一次,则是在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税收支持,助力“三农”改革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决策层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三农”,既是补“短板”的长远之策,又可在不刺激的同时获得稳增长的效果。

  当然,国务院强势“惠农”的效果也很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为11.8%,增速远远跑赢城镇居民的9.3%和同期GDP7.4%的增速。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