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东北亚智库论坛在长春召开

13.09.2017  00:25

会议现场

  8月30日,第六届东北亚智库论坛在中国长春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贸促会、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外交学院、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支持。论坛以“世界变局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为主题,来自日本、韩国、蒙古国、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和中国的100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对“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东北亚区域合作、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战略对接与利益共享、中日韩自贸区进程中的政治障碍与利益协调、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中国社会科学报、中新社、凤凰网、香港大公网、东北亚卫视、今日头条、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网易、搜狐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邵汉明主持开幕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委员会副主席张伯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杨厚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邵汉明主持。闭幕式由吉林省贸促会会长,吉林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赵强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做闭幕式总结。

  张伯军副主席表示,当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本次论坛将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会的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齐心协力共商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为东北亚区域开发开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培林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的三大机遇:机遇之一是从全球视野看东北亚合作正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动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机遇之二,经济发展来看,中国仍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快速增加,中国的大众消费潜力巨大,在作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开始成为世界超市,中国对东北亚国家的贸易多数为逆差,中国愿意在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东北亚各国的合作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机遇之三,是从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来看,中国于2016年底开始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

    杨厚兰秘书长表示,对亚洲经济和文化最为活跃的趋势,东北亚局势深刻影响着整个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走向,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不断地经历调整,也不断地面临挑战,东北亚地区更是处于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当中。在此过程中,智库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要性自然日益凸显,不断深化东北亚各国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增进各领域研究人员之间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更能聚集研究智慧,共同为东北亚繁荣建言献策。东北亚智库论坛正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东北亚各国的研究人员进行广泛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了解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赵强华会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东北亚智库论坛的成长历程,并对论坛的发展给予了厚望。赵会长指出,东北亚地区的形势非常敏感、复杂、多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贡献出他们的智慧。只有东北亚区域各国携手合作才能赢得未来,促使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和平、和睦、合作,共享、共识、共赢的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教授在会议最后环节从三个方面做了精彩的总结。首先,“一带一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一带一路”提供的是一种理念,创造的是一种合作平台,它不分地域,但是有地域重点,“一带一路”所推动的新型发展合作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共识,东北亚区域合作也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其次,东北亚的局势和安全。当前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维护和平,防止发生战争。东北亚处在两个历史的重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二战后的秩序转变。第二个是力量的转换,力量的转换主要体现在中日之间,这两个转换重组都存在着发生战争的危险。东北亚的最大公约数是和平,我们要把这个公约数做好,动员所有的力量,包括政府的、民间的、国际的,来共同保卫东北亚的和平环境。第三,如何开展东北亚区域合作。不能把制度构建作为唯一的标准,要推动多层次的合作,把重点放在合作型、功能性构建上。另外,要大力加强东北亚地区的人文交流与合作。智库不为现在的政策说话,是为未来设计蓝图。总之,东北亚要给出世界一个历史的回答,即东北亚能够保证和平构建,能够继续保持这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本届论坛的成功召开,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务实合作搭建了一个有影响、高层次、重效益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拓展了交流渠道,扩大了交流空间,深化了彼此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东北亚国家智库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必将为减少区内经济体面对各种外部冲击,确保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责编:倪亚静)